經絡穴位新解:甲骨文證明經絡是血管,現代中醫的經絡是忽悠
作者:關敏 商周時期的人已經知道,脈(永)就是血管。然而今天的中醫卻不承認經(脈)絡(脈)是血管,這是最大背祖逆宗,不孝之至矣!獨立于血管之外的經絡是不存在的! 一,現代中醫的經絡穴位是忽悠 人體的“網絡”有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然而,現代中醫稱人體內還有一個更高級的“網絡”,這就是經絡系統。這個網絡依陰陽而分布,聯絡臟腑,四通八達,氣血賴以循行,其線路上的功能點就是所謂穴位,針刺這個穴位而產生的生命信息據說會通過經絡而發揮神奇的效應。 但鐵的事實是:全世界外科醫生在做手術時必須清楚地知道每一個局部、每一個層次的神經解剖和血管解剖,如果誤傷了神經、血管,后果不堪設想。但是卻沒有一個外科醫生下刀時需要了解經絡,不必擔心他的刀會割斷經絡、會刺傷穴位。經絡是如此的嬌嫩,對一根小小的毫針都會有反應,難道對粗魯的手術刀倒無動于衷?經絡為什么不怕手術刀?合理的答案是經絡并不存在。 中醫說:經絡是個閉合的環狀結構,其中十二經脈,左右二十四條,維系著人的生命。如果二十四條經脈斷了十二條,肯定活不了!但事實上,雙下肢截肢的病例并不少見,病人除了不能行走外,與常人并無二致。唯一的結論是:經絡系統(包括穴位)根本就不存在! 國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研究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中醫研究者用盡現代科技手段如放射性同位素追蹤、紅外線、電阻測量、高振動聲等等,企圖在血管之外再找什么經絡的實質;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宣稱用某種現代生物技術驗證了經絡的存在,但無法獲得國際生物醫學界的認可。仿佛《皇帝的新裝》在繼續上演,演出了一曲曲曠世鬧劇。 二,經絡就是血管 其實經絡一點也不神秘,原先不過是大小血管的統稱。“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藏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黃帝內經《靈樞.經水》)。這段意思是:用解剖刀把死人皮肉切開解剖就可以看到經脈,甚至于還可以量。人體切開皮肉除掉臟脯之后眼睛明顯可看到的而且遍布全身就是血管。 “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于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經脈是因為深埋在肌肉間才看不見,但是有一條“足太陽過內踝之上無所隱故也”眼睛就看得見,這不是血管又是什么?! “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當數者為經,其不當數者為絡也。”顯然,經絡是皮肉之間肉眼可見的管道,大而數目少的叫經脈(即現代醫學的大動脈和靜脈),小而數目多得無法數的叫絡脈(小的淺表靜脈網和毛細血管)。 靈樞繼續寫道:“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叁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叁尺五寸,叁六一丈八尺,五六叁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叁丈六尺,五六叁尺,合叁丈九尺。蹺脈從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脈、任脈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要是經脈真的像今天中醫說的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那當年黃帝們是怎能量出經脈長度?難不成黃帝們是外星人? 從功能看,經絡里運輸的是血和氣。古人言之鑿鑿,“脈者,血之府也”,“血之隨氣,循環經絡”、“血循經脈”等等。中醫有“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黃帝內經》三部九侯論篇),“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營周于外”(《難經?論臟腑》),實際上就是在說經絡中走的是血,有氣為護。可見,經絡就是血管。 血液里溶有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但這不是古人所說的氣。古人為什么認為經絡里有“氣”?這是因為技術所限導致的觀察偏差。人死后動脈血管中血液排空快,血液基本淤積在靜脈里。因此在解剖尸體時會發現動脈是空的,只有靜脈中含有血,這讓研究者誤以為動脈不是運輸血而是運輸“氣”的。在西方傳統醫學里也有類似的誤會:統治西方醫學千余年的蓋倫醫學理論認為靜脈血管運輸血液,動脈血管運輸生命精氣(vital spirit),二者在心臟借中隔小孔(對此小孔的否定標志著現代生理學的開始)進行混合。現代人都知道,動脈靜脈里運輸的都是血液。但在哈維之前,即使最偉大的醫學家也沒有搞清楚。 照《黃帝內經》的天人感應論,人為什么有12經脈,是因為地有十二經水。人為什么有365個穴位,是因為一年有365天。現代人很明白,河流的多少同人體無關!一年365天對應著365個穴;那么,北極圈的人一年到頭就一天,半年黑,半年晝,那里的人只有一個穴位?由《皇帝內經》引申出的“奇經八脈修煉法”不過是巫(儒)醫用以打發“無聊時間”的畫蛇添足。《皇帝內經》連肝臟在人的左邊右邊都搞錯,這不是草菅人命? 面對掌握了西學的國人的責難,民國初年的中醫為了自保開始用神秘化的說法來回應,就是根本推翻自己老祖黃帝內經里的說法,把實實在在的人體器官和血管神秘化,開始宣稱中醫的五臟六腑不是真的人體五臟六腑,經脈也不再是血管,而是是現代解剖學沒有發現的另一系統。從實證的醫學退回到抽象的詭辯玄學。中醫才在戰亂不已民國茍活下來。 三,甲骨文的永即脈就是血管 《說文解字》云:“永,水長也。象水巠理之長。”但是,有個金文永字是個呈跪姿的人形,水在哪里?許慎的說解不足為訓。當然,漢代的許慎見不到甲骨文、金文永字。但是,今天有了甲骨文和金文永字,提供了權威性的永字字形,由此可以推翻許慎說“永”的錯誤! 金文永字寫做: 左邊是彳,中間是人,右邊是較長的曲畫。彳有行走運動義,人即人體,長曲畫表示人體上的血管。人體有動脈、靜脈分布全身,主動脈和主靜脈貫穿人體上下,其中有血液流動。永字的長曲畫表示主動脈或主靜脈,三部分結合起來表示血液在人體的血管中流動。所以,永是脈的本字。 也寫做: 仍由三部分組成:左邊彳,中間人,右邊的長畫沒有刻意寫得彎曲。 寫做: 下邊加了個止。止是人的腳印,可以表示行走,加止強調血脈運行。 再看那個寫得很獨特金文永字: 整個看來,是個面朝左邊的人形,人形中間自上而下有一條曲畫,與外邊表示人形的兩條曲畫高低一致。可以看出,中間這一條曲畫就是人的主動脈(或主靜脈),所以,這樣寫的永字,仍是脈的本字。——而且,它更能說明永是脈,而非水流之形。 人體脈絡 總之,金文永字告訴我們,永是脈的本字。 甲骨文永字寫做: 也由三部分組成:彳、人、兩點或三點。點表示血液,所以甲骨文永也是脈的本字。 寫做: 左邊是彳,中間是人,右邊是彳的反寫,即亍。彳與亍合起來就是行字,所以,這樣寫的永字,表示人有血液在周身運行,仍是脈的本字。 人的血脈分動脈和靜脈,貫穿于人體上下,主動脈和主靜脈又附屬有支脈,其中有血液流動,很象是自然界之河流有主流和支流,兩者有可比性。古人造字,“近取諸身”,而且,古人又有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觀念,往往把人和自然界相比。例如,大地有土壤,人類有肌肉;大地有山石,人類有骨骼;大地長出草木,人類長出毛發;等等。所以,在古人的意識里,大地有河流,正可對應人類有血脈,水流之長長的紋理義由人體之主動脈、主靜脈相比而來,不足為怪。后來永字多用其引申義,古人又加肉旁,寫做脈,成為血脈之專字,永字本義遂晦。 脈也寫做脈。于是得出一個數學等式:因為:脈 = 脈;肉 = 肉 所以,= 永 甲骨文反寫的永字是: 仍是彳、人、點三部分,人面向右而已。 寫做: 由人、彳組成,人面仍然向右,省去了點。 金文反寫的永字寫做: 仍是三部分,人面向右。 這些字可以視為字,但在甲骨文、金文中都用為永,可見永、是一字兩體,永也是,也是永,——說到底,都是人的血脈。 所以,許慎對字析義不能視為的本義。 商代卜辭: “王其田于宮,湄日亡,永王。”(《甲》五七三) “商永。”(《合集》三二九二五) “帝其降永,在且乙宗,十月卜。”(《屯南》七二三) “永王”即商王長壽。“商永”即商朝長久。“帝降永”即帝降吉祥。 這充分說明商代的人已經認識到,血脈通暢是好事、是吉祥的象征,意味著健康長壽,活得長久!因此,“永”字在商代就獲得長久、吉祥的涵義。所以,后來的漢語詞匯中出現了永久、永生、永年、永世等,都有長久存在之義;永安、永寧、永平、永定、永泰、永康、永和、永昌、永嘉、永順、永興、永善、永福、永豐、永新、永清等地名,稱之為永,都取其吉祥義。 《詩·國風·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永即水流長的意思。永為脈,主脈從頭貫穿至足,故有長義。 長不僅有空間上的長度之義,還有時間上的長久之義。人之血脈充足,則壽命長,所以有長久義。引申之,則有遠義,如:永遠。 《六書故》:永,潛行水中謂之永。《詩》“江之永矣”,永也寫做泳。 按:“江之永矣”,永也寫做羕,泳、羕都由永而來,永是血液在血管之中暗暗流動,所以有潛行義,后來泛指,即人們熟知的游泳。人游泳也是在水中向前運動的,所以游泳字也作永,后加水旁輔助表義,泳遂成為游泳之專字。
,《集韻》:“,水分流也。” 即支流。后來加水旁表示類屬,寫做派。 派,水的支流稱派,由血脈的支脈相比而來。 人手上的動脈,可以使人聯想起河流的主流和支流,派的支流義引申為分枝,進而引申為學術上、政治上的派別都叫派。流派義引申為作風、風度,如:氣派、派頭。主脈的血液流向支脈,此義又有分配義,引申為派遣,委派,安排。 眽(mò),用眼瞟或斜視叫眽。字從即脈,有支流義,支流比之于主流有斜流義,目光有光,水流也有光,所以用目光瞟人叫眽,由表義,目旁輔助表義。 脈(脈)。即人體的脈絡。脈脈,即用眼神表達愛慕之情。稱之為脈脈,是因為脈即血脈,有暗中流動的意思,脈脈含情即暗中表示情義,而不直說出來。 總而言之,商周時期的人們已經知道,脈(永)就是血管。然而今天的中醫卻不承認經(脈)絡(脈)是血管,這是最大背祖逆宗,不孝之至矣! 文章來源:這里 該文章在 2018/6/6 20:56:12 編輯過 |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