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會議的五個原則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知識管理交流
→『 企業管理交流 』
:高效會議的五個原則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公司的會議都是問題導向的——只要有問題,就召開會議,也正因為如此,企業內部的會議非常多,另外,問題層出不窮。 會議的工作方法決定公司兩件事情,一個是效率,一個是品質。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質就由會議方法論決定,一定不要小看這個會議的方法論。 那么到底如何開會?有五個原則特別重要。 討論行動方案,而非問題 會議必須要有一個很明確的主題,而且所有圍繞這個主題的資料要提前準備,沒有準備的會議就不要開,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要求。 比如月度經營分析會,主題就是檢驗目標的行動方案是不是真正被落實,每一個匯報的人必須講行動方案,而不是講自己遇到的困難,沒有達成目標的原因。 開會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具體問題,落實行動。因此,開會的核心主要是談行動方案,不是談觀點,也不是談問題。 誰負責,誰主持 開會誰來做主持人? 一般來說,解決問題的負責人做主持人。因為只有負責人才會想盡辦法讓這個會議有結果。 如果對問題不負責的人來主持,他就按流程把會議主持完,但絕對不關心會議的結果。這在方法論上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很多公司開會很喜歡讓老板來主持,我建議除了戰略會之外,老板都不要主持,因為只有戰略會是老板的責任,其他會都是別人的責任,應該讓別人去做。 比如說產品會、經營會,其實都不需要老板主持,都應該是由主負責人去主持。 日常會議不超過40分鐘 會議的所有時間要約定下來,這包括4個時間: 1.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2.發言的時間。 3.與會者決議達成共識的時間。 4.行動方案確認的時間。 還有一個特別請大家注意的,除了戰略會議、年度會議或半年度會議,一個日常會議不要超過30分鐘,最長就是40分鐘。 為什么要短?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來開會的人基本上都在重要崗位,開得越長,公司的成本越高。 第二個原因,解決問題的會議跟時間長度沒關系,跟前期準備有關系。前期準備得越充分,會議效率就會越高,所以日常會議一定要短。 杜絕“下次再討論” 只要是管理會議,就必須有結論。不能留著這個議題,說“下次再討論”。 如果議而不決,甚至經常無法把會議進行下去,經常跑題,只堅持各自的見解,恐怕就無法進行有效的決策了。 我建議大家調整為:日常會議開完,大家都清楚要做什么,然后就去做了。 三組會議明確顧客價值 與企業的管理者在一起時,我總是建議他們在公司中開三組會議: 第一組會議:和核心管理層開會,回答公司創造的顧客價值是什么? 第二組會議:和做產品研發的人開會,問他們做產品研發時,覺得公司的顧客價值是什么? 第三組會議:和銷售人員開會,問他們在做市場時怎么介紹我們公司創造的顧客價值? 為什么要開這三組會? 因為,我們在經營中比較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整個公司傳遞的顧客價值不一致。 我做過上百家企業的調研,得到的結論令人吃驚。顧客價值在內部傳遞都有非常大的偏差,更別提到消費端。當偏差非常大時,內部的損耗就會非常大,經營就會出很大的問題。 很多公司都沒有關于整個公司價值討論的會議,幾乎開的都是管理會,而不是經營會。 我參與過多個公司的月度會議,和他們討論市場、顧客和創造價值。但他們開會討論最多的是: 預算目標有沒有完成? 完不完成的原因是什么? 下個月打算做什么? 能不能做到的原因是什么? 下個月再開做不到又分析原因是什么? 這種會議對經營沒有幫助。 開這三組會議的目的是讓全公司上下對顧客價值的認知保持一致,如果顧客價值認知不保持一致,企業損耗會非常厲害。 該文章在 2023/5/10 15:24:22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