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庫齡分析,要拋開財務思維去思考
當前位置:點晴教程→知識管理交流
→『 企業管理交流 』
審計人看庫齡,容易陷入財務思維,就像分析應收賬款賬齡一樣,常規操作就是導出往來科目明細表,結合當期發生額、余額以及上年的賬齡結構,利用函數進行分析。照此思維,存貨庫齡分析一般以物料進銷存為基礎,謹慎些的話,在取數時剔除存貨調撥等虛擬移庫數據,再根據前述邏輯來分析。 財務思維是建立在財務數據的“先進先出”原則基礎上,分析結果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公司的存貨管理系統和實物管理是否同樣遵從“先進先出”原則。不同行業、不同產品都有其固有的風險特征,所以公司所處行業不同、產品不同,相應的存貨管理模式也不盡相同。比如食品行業,產品的固有風險是保質期較短、容易變質,在存貨管理上一般要求先進先出;再比如消費電子類行業或服裝行業,產品的固有風險是更新迭代較快,產品推陳出新,導致舊款產品面臨較大的呆滯風險,對此類行業而言,需要對不同代際產品做明確管理標識,而對同一款產品出入庫的先后順序要求不高。也就是說,公司的存貨管理模式主要取決于所處的行業特點以及產品的固有風險特征。 實務中,審計人應如何考慮公司的存貨庫齡問題?首先要了解公司所處的行業及其固有風險,分析存貨的物料類型和結構,評價每種物料類型存在的固有風險。公司產品種類越多,涉及的物料類型可能越復雜,不同物料類型的固有風險可能存在差異,相應采取的管理模式也就不同。 接下來,需要了解公司使用的存貨管理系統,系統中是否開啟存貨庫齡管理模塊,并重點了解庫齡管理模塊是如何生成庫齡的,庫齡設置的邏輯是怎樣的。實務中“先進先出”管理較為常見,就以“先進先出”為例來說明。存貨管理系統要實現“先進先出”管理,必然要給每個物料甚至每批次入庫的物料賦予相應的時間參數,系統才能根據時間參數識別物料出入庫的時間順序,這就涉及到存貨的批次管理。批次管理需要對每批次入庫的物料設定唯一的批次號,批次號的編碼規則應至少涵蓋物料入庫的時間參數,系統再根據物料入庫批次的先后順序辦理出庫,從而實現“先進先出”管理。在批次管理中,要了解系統針對每批次入庫的物料如何生成批次信息,以及批次信息變更的規則,比如某批次物料領用出庫后發生退料、物料在不同倉庫之間調庫出入庫等,物料重新入庫時批次信息是否更新(從原則上講,此類情形批次信息應保持不變)。 重點來了,如果實物管理與系統邏輯不同步,系統管理的再好也無濟于事,所以,審計人必須線下實地了解并觀察倉庫的實物管理方式。在觀察過程中,重點了解物管員如何實現存貨實物的“先進先出”管理,每批次入庫的實物是否根據系統批次信息進行標識或賦予二維碼等,出庫時是否嚴格按照入庫批次的先后順序依次出庫,同時觀察存貨的存放規則,評估存放方式是否便于“先進先出”管理。再者,結合存貨監盤,觀察存貨庫存的系統批次信息與實物標識的批次信息是否存在邏輯矛盾。 不同公司對存貨庫齡的管理機制不同,只有因地制宜,透過財務看業務,結合行業特征、產品特征、公司管理模式,才能得出更為合理有效的存貨庫齡分析。 該文章在 2024/12/30 12:46:14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