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千古不變的9大定律
中國歷史的發展,如同陀螺的運動,不停地旋轉,一圈又一圈,周而復始。在這種周期性的運動中,有某種恒定的東西,始終保持不變。不同的學者,針對不同的歷史事實,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不同的“歷史定律”。 這其中有黃炎培所說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定律;柏楊寫的“瓶頸定律”;秦暉寫的“黃宗羲定律”;吳思寫的“血酬定律”;楊光寫的“傳統權力合法性定律”以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定律等等。 學者們何以對歷史定律產生興趣?我以為他們的用心,是要打破我們歷史上那些千古不變的東西。“后人復哀后人”,這樣的重復,給我們太多的痛苦。現從各種各樣的說法中選出九條,姑且稱之為“定律”,也談一點看法。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紂王即位不久,命人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賢臣萁子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國內滿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異寶。我不禁為他擔心。” 果然,紂王“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益收狗馬器物,充仞宮室。……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百姓怨而諸侯叛,亡其國,自身“赴火而死”。 為什么事態會如箕子所言,一步一步地發展下去?世人的貪欲,不都是這樣?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沒有止境。君王的貪欲,更為可怕,因為他擁有無限的權力,沒有人可以阻止他。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恨,臥薪嘗膽,精神非凡。但他的個人品質卻非常糟糕。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幫他籌劃大計的兩個功臣,成就大業之后,一個被殺,一個逃跑。殺文種的時候,勾踐說,“你教我滅吳七種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你那里還有四種,把它帶到先王那里去吧。” 此前,范蠡曾規勸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范蠡之智,顯然高過文種,終能免于一死。兔死狗烹這樣的事,歷史上不斷地重演。后人把范蠡的這個定律表述為,“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自古患難易共,富貴難同。” 第三定律——包圍定律 諸葛亮說親賢臣,遠小人,但小人卻更善于“包圍”。臣和小人,雖為人所不齒,但他們在中國歷史上卻占有重要地位。皇朝的滅亡,國家的劫難,往往與他們有關。《史記》中有《佞幸傳》,《漢書》中有《佞臣傳》,《新唐書》及其以后的《宋史》《元史》《遼史》《明史》等正史中都有《奸臣傳》。 佞臣在歷史中的地位,史家不敢忽略。“指鹿為馬”的趙高,“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禍國“六賊”童貫、高俅、蔡京等,陷害忠良的秦檜,兩面三刀的嚴嵩,無法一一列舉。若能把他們聚集攏來,可以排列成大軍,浩浩蕩蕩。只不過,這只大軍不能用來上陣殺敵,他們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圍”。 魯迅先生說,凡是“猛人”,“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透。”結果,“是使該猛人逐漸變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趨勢。”“中國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圍,……。”這就是包圍定律。包圍者還有女人,像妲己、褒姒。雖說“女色亡國”論是不對的,但壞女人在歷史中的作用卻不容忽視。 將一塊磁鐵投入沙堆中,磁鐵表面便會粘上些許鐵屑,磁鐵吸引鐵屑,是因為存在磁場。圍繞著權力,也有一個看不見的“權場”。各種意有所圖的人都會在“權場”中向著權力中心作定向移動。于是就有了“包圍”。包圍是客觀存在的,在我們中國,有權力就一定有包圍。權力越大,包圍就越厚。 第四定律——敵戒定律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題為“敵戒”的短文: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晉敗楚鄢,范文為患;厲之不圖,舉國造怨。孟孫惡臧,孟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祗益為愈。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縱欲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詩,思者無咎。 從來人們都把敵人看作是禍害,無力者避之,有力者根除之。唯獨柳公認為,有敵人是好事。沒有了競爭的壓力,也就失去了不斷創新進步的動力。毛澤東對這篇短文推崇備至。 第五定律——朋黨定律 唐穆宗時期,以李德裕為首的士族出身官員結成一派,以李宗閔、牛僧孺為首的科舉出身官員結成一派,兩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訐、傾軋達四十年,史稱牛李“朋黨之爭”。 中國歷史上這樣的“黨(派)爭”持續不斷。西漢有外戚、宦官作祟,東漢有清議黨錮,魏晉南北朝有士族門閥,唐有劉李黨爭,宋有“元祐黨人碑”,明有東林黨、宣黨、崑黨,清有帝黨、后黨,國民黨內有黃埔系、cc系、政學系等。 各朝各代,都有朋黨、幫派,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歷史現象。一個人立于社會,并非是孤立的。在他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關系,親戚關系、鄉黨關系、同學關系、師生(徒)關系、戰友關系、同事關系、朋友關系、幫會關系、同志(道)關系等等。 這些關系構成了一個人的社會資源。聰明的人,運作得好,前途無量。無論處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能見到中國人在忙著拉幫結派。像一個個勤奮的蜘蛛,編織著屬于自己的網絡。網絡越大、越結實,捕獲就越多。 第六定律——黃宗羲定律 所謂“黃宗羲定律”是由秦暉先生依據黃宗羲的觀點而總結出來的某種歷史規律。內容是關于“帝國千年以來”通過“并稅式改革”解決“農民負擔問題”。歷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過“并稅”的方式減輕農民負擔。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農民的負擔非但沒有減輕,反倒愈益加重。黃宗羲稱為“積累莫返之害”。 中國的農民對此有他們自己的解釋。在農村普遍流傳著一種說法,“上面的經是真經,都是下面這些歪嘴和尚把經念歪了。”歪嘴和尚何以要把經念歪?考其原因有二。一是和尚水平太差,不會念經;二是和尚故意要把經念歪。我以為后一種情形居多。 比如王安石的變法,十分縝密,像“青苗法”之類,仔細閱讀其內容,確實為農民考慮得十分周全。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這樣的殫精竭慮,最后卻惹得民怨沸騰。是各級官員和胥吏在其中做了手腳,搗了鬼,把一件好事攪成一塌糊涂。 第七定律——五世而斬定律 1856—1860年,太平軍兩次打破圍困天京的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取得大捷。 有人說,雖然打了勝仗,但客觀上卻幫了清廷的忙。何以這樣說? 駐守江南、江北大營的是清廷“精銳”的八旗兵和綠營兵。綠營兵“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八旗兵則更為腐敗無能。兩營潰敗,湘軍成為清廷主力,形勢急轉直下。當年八旗兵入關,真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這只兇猛的老虎后來為什么會變成如此熊樣?富貴人家,總是難以持久,是中國歷史的規律。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個有本事的君子,得了個好位子,掙了一大份家業,想把他千秋萬代的傳下去。但“五世而斬”,君子的夢想終會被殘酷的現實所擊碎。 老百姓的說法,更加令人掃興。他們說,“富不過三代”。五世也好,三代也好,貧與富,是在不斷地轉換。也許這是一種自然的調節,自然的公正。 第八定律——權大欺主定律 這個題目是從一本題為《蔣黨》的書中看來的。書中說,清末權臣袁世凱,為大清帝國送了終,人稱“權大欺主”。蔣介石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其“御下之術”是,暗中支持和挑唆各個派別和山頭(黃埔系、 cc系、政學系)相爭,各派彼此爭斗、鉗制,需從蔣那里尋求支持,于是蔣超越各派之上成為無法撼動的最高領袖。 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有一個難解的結始終困擾著歷代的政治家,那就是“權大欺主”。歷史上“權大欺主”的事屢見不鮮。楚成王兒子商臣,逼迫成王自殺;吳國公子光派專諸刺殺王僚;西漢末有王莽篡漢;晉有“八王之亂”;三國時期有曹操、司馬昭擅權;隋有楊廣弒父殺兄;唐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宋有趙匡胤“黃袍加身”;明有朱棣“靖難”之變等等。 在封建皇朝,存在著兩種大博弈。一種博弈發生在皇帝和皇儲(太子)之間,另一種博弈發生在皇帝和權臣之間,朝堂和皇宮從來都是權術和陰謀的演練場,皇儲和權臣是中國歷史上最危險的人物。說他們危險是因為他們存在的本身就是對君王權力的威脅,他們自身也因此時刻處于危險之中。這種危險狀況有時會演變成危機,甚至發生大的動亂。 另外,根據封建社會的基本結構,其主要特征是“一級壓一級”,形成一種壓力—穩定結構。整個系統的穩定,取決于壓力的梯度,越往上去,壓力越大,權越重。根據韓非子的學說,處于這種壓力結構最上端的君王,必須具有一種強大的“勢”(以勢壓人),君王一旦失去其“勢”,整個壓力系統就會崩潰。 一般開國的君王,熟諳權術,具有鐵腕,擁有某種強“勢”,下面的人攝于其“勢”而不敢有非分之想。這種鐵腕和強“勢”,在其后人那里卻難以為繼,甚至出現像晉惠王這樣昏聵的白癡,或像溥儀這樣幼年登基的小皇帝,強“勢”蕩然無存,于是出現“強枝弱干”,“權大欺主”,“取而代之”。 第九定律——皮毛定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句話,寫的是中國知識分子千年之病,千年之痛。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后,中國的知識分子就變成了“毛”。“毛”是個什么東西,有一股腥膻之味。堂堂乎文人雅士,怎么會是“毛”? 秦之前,文人們曾經有過一段美好時光。他們負笈而行,周游列國,天馬行空,十分浪漫。那時的人,他們“笈”中裝著的那份精彩只屬于他們自己,獨一無二。他們背負著它,走遍世界。他們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說服全世界。他們的思想像凌空而過的天馬,高遠而神奇。 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每一流派都是一股清泉,噴涌而出。清泉匯集之處,是大海,激蕩澎湃。秦以后的文人,他們的“笈”中只有先人的經書和教義,他們整日誦詠的是別人思想的片斷。文人們沒有了思想,失去了自我,甘洌的清泉完全干涸了。天馬沒有了,只剩下一些依附于皮上的隨風抖動的“毛”。 秦始皇時代,確實有過一些活得不耐煩的文人,他們執著于“自成一家”,不肯統一,后來都被秦始皇送到“坑”里去了。自那以后,文人們都學了乖,知道“坑”的厲害,自覺地維護“統一”,不再鬧獨立性了。到隋唐時代,使用的方法就先進得多,不再用“霸道”而改用“王道”。 如果說秦始皇采用的是“大棒”政策,唐代以后則更多采用“胡蘿卜”政策。應用科舉的方式,使那些出身于豪門或是寒門的士子們都有了進身之階。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甚於焚書。”說的就是這種“胡蘿卜”政策的有效性和先進性。 該文章在 2014/7/17 1:38:17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