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新階段 五大過時觀點可休矣
經過十年的信息化發展,目前企業信息化面臨著一個轉型的新階段。正在從大規模it應用建設階段向系統整合和應用深化階段轉變。如何及時調整工作重心,重視it能力建設,深化信息化應用,加速兩化融合,成為當下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課題。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國資委研究中心專家楊青峰在不久前召開的“2010國資企業it能力建設高峰論壇”上,不僅提到如何通過it能力現狀評估與分析,以及it能力規劃和建設,最終實現企業做大做強,效益最大化;同時拋出不再適合目前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五大過時觀點。 過時觀點一: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 這個觀點是當年聯想上馬erp系統是時任聯想總裁的柳傳志在中高層干部動員會上講的,而原話是:“上erp有可能早死,不上erp只能是等死”。而在傳播中,這句話以訛傳訛,就變成了現在的“找死”和“等死”。 楊青峰表示:十年前,這個觀點是有其作用的,因為那個時候大部分企業都還沒有上erp,大家都處在觀望中,需要這樣一個很有血性的口號,把信息化推動起來。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如果ceo都不知道為什么要上erp,那企業為什么要上呢?這其實反映了一種過時的盲目論。現在,信息化已經經過多年的實踐,也已經有了很多的感悟,今天的企業上erp應該更加理性。 過時觀點二:信息化是一種工具 我們通常提到的信息化,都是一些技術工具和it系統的應用,因此,這種觀點認為信息化是一種工具。但是,現在看來,it和業務是融合的。技術和工具的應用如果沒有與企業核心業務和競爭力相結合,就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原來手工管理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無法實現企業利潤增長的終極目標。為什么信息化就是工具呢?反過來想,這一觀點是不完全恰當的。 過時觀點三:建設信息化提升企業競爭力 這一觀點在很多場合被反復提到。但是,如果it本身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楊青峰認為,信息化轉化為競爭優勢是由兩階段過程實現的,推動工業向新型工業化轉型,不僅僅取決于信息化的裝備,更取決于這些信息化裝備與企業業務的匹配情況,以及由此所轉化的競爭能力。 信息化建設要走向更高的價值整合階段,企業就需要關注在可持續基礎上的it能力建設。通過挖掘、提升it能力,實現it裝備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互動,最終形成企業競爭優勢并轉化為企業價值。 過時觀點四:一把手工程 過去總說“信息化是個一把手工程”,是因為如果公司的一把手不支持,那么信息化工作很容易失敗。再深究原因是信息化過程可能會改變企業管理流程,很多相關人員的習慣和利益在其中,所以只要企業最高領導者高度重視,在資金和人力上給予支持,才能辦成。 但是,國務院國資委在2009年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央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意見》(國資發[2009]102號)中特別指出:“切實把信息化建設的責任和義務傳遞到各級領導和全體員工,實現‘一把手工程’向‘全員工程’的轉變。” 全員工程意味著信息化建設不能忽視那些不是一把手的業務部門、生產部門、財務部門主管們的參與。要實現深化融合,就需要轉化思路。業務高管對于業務創新更為擅長,利用信息化進行業務創新和業務高管是分不開的。如果說,信息化領導力就是對信息化建設過程施加有效作用和有效影響的能力,那么業務高管毫無疑問應該擁有并提升這樣的能力。 過時觀點五:交鑰匙工程 過去,信息化建設承辦商全包,項目完成,交了鑰匙,錢收回來就萬事大吉。但是,這個系統到底有沒有用,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呢?這是企業必須思考的。還要提醒企業注意的是,信息化建設要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當企業準備引進信息化管理時,就不可能只是一次性投入,必須考慮持續的效益和長期的合作。 近年,企業信息化總體水平明顯提高,信息化在企業管理和發展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我們也發現不少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存在著一些困惑:大量的信息系統閑置,使用不足;it投入居高不下,但效果卻不像最初那樣明顯;it部門經常處于救火狀態,無暇顧及創新;后續信息化建設目標盲目。這些問題的產生有可能就是以上五大過時觀點帶來的“惡果”。 警惕這些有關信息化建設的過時觀點,不斷推進企業it能力建設,最大限度發揮它們的價值和潛能,企業就能找到在it能力基礎上提升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該文章在 2010/7/25 0:12:51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