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_69视频国产_动漫精品第一页_日韩中文字幕网 -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

LOGO OA教程 ERP教程 模切知識交流 PMS教程 CRM教程 開發文檔 其他文檔  
 
網站管理員

億級Web系統搭建——單機到分布式集群

admin
2014年12月2日 23:44 本文熱度 6391

  當一個Web系統從日訪問量10萬逐步增長到1000萬,甚至超過1億的過程中,Web系統承受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性能壓力帶來問題,我們需要在Web系統架構層面搭建多個層次的緩存機制。在不同的壓力階段,我們會遇到不同的問題,通過搭建不同的服務和架構來解決。


  Web負載均衡


  Web負載均衡(Load Balancing),簡單地說就是給我們的服務器集群分配“工作任務”,而采用恰當的分配方式,對于保護處于后端的Web服務器來說,非常重要。



  負載均衡的策略有很多,我們從簡單的講起哈。


  1. HTTP重定向


  當用戶發來請求的時候,Web服務器通過修改HTTP響應頭中的Location標記來返回一個新的url,然后瀏覽器再繼續請求這個新url,實際上就是頁面重定向。通過重定向,來達到“負載均衡”的目標。例如,我們在下載PHP源碼包的時候,點擊下載鏈接時,為了解決不同國家和地域下載速度的問題,它會返回一個離我們近的下載地址。重定向的HTTP返回碼是302,如下圖:



  如果使用PHP代碼來實現這個功能,方式如下:



  這個重定向非常容易實現,并且可以自定義各種策略。但是,它在大規模訪問量下,性能不佳。而且,給用戶的體驗也不好,實際請求發生重定向,增加了網絡延時。


  2. 反向代理負載均衡


  反向代理服務的核心工作主要是轉發HTTP請求,扮演了瀏覽器端和后臺Web服務器中轉的角色。因為它工作在HTTP層(應用層),也就是網絡七層結構中的第七層,因此也被稱為“七層負載均衡”。可以做反向代理的軟件很多,比較常見的一種是Nginx。



  Nginx是一種非常靈活的反向代理軟件,可以自由定制化轉發策略,分配服務器流量的權重等。反向代理中,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Web服務器存儲的session數據,因為一般負載均衡的策略都是隨機分配請求的。同一個登錄用戶的請求,無法保證一定分配到相同的Web機器上,會導致無法找到session的問題。


  解決方案主要有兩種:


  1. 配置反向代理的轉發規則,讓同一個用戶的請求一定落到同一臺機器上(通過分析cookie),復雜的轉發規則將會消耗更多的CPU,也增加了代理服務器的負擔。


  2. 將session這類的信息,專門用某個獨立服務來存儲,例如redis/memchache,這個方案是比較推薦的。


  反向代理服務,也是可以開啟緩存的,如果開啟了,會增加反向代理的負擔,需要謹慎使用。這種負載均衡策略實現和部署非常簡單,而且性能表現也比較好。但是,它有“單點故障”的問題,如果掛了,會帶來很多的麻煩。而且,到了后期Web服務器繼續增加,它本身可能成為系統的瓶頸。


  3. IP負載均衡


  IP負載均衡服務是工作在網絡層(修改IP)和傳輸層(修改端口,第四層),比起工作在應用層(第七層)性能要高出非常多。原理是,他是對IP層的數據包的IP地址和端口信息進行修改,達到負載均衡的目的。這種方式,也被稱為“四層負載均衡”。常見的負載均衡方式,是LVS(Linux Virtual Server,Linux虛擬服務),通過IPVS(IP Virtual Server,IP虛擬服務)來實現。



  在負載均衡服務器收到客戶端的IP包的時候,會修改IP包的目標IP地址或端口,然后原封不動地投遞到內部網絡中,數據包會流入到實際Web服務器。實際服務器處理完成后,又會將數據包投遞回給負載均衡服務器,它再修改目標IP地址為用戶IP地址,最終回到客戶端。



  上述的方式叫LVS-NAT,除此之外,還有LVS-RD(直接路由),LVS-TUN(IP隧道),三者之間都屬于LVS的方式,但是有一定的區別,篇幅問題,不贅敘。


  IP負載均衡的性能要高出Nginx的反向代理很多,它只處理到傳輸層為止的數據包,并不做進一步的組包,然后直接轉發給實際服務器。不過,它的配置和搭建比較復雜。


  4. DNS負載均衡


  DNS(Domain Name System)負責域名解析的服務,域名url實際上是服務器的別名,實際映射是一個IP地址,解析過程,就是DNS完成域名到IP的映射。而一個域名是可以配置成對應多個IP的。因此,DNS也就可以作為負載均衡服務。



  這種負載均衡策略,配置簡單,性能極佳。但是,不能自由定義規則,而且,變更被映射的IP或者機器故障時很麻煩,還存在DNS生效延遲的問題。


  5. DNS/GSLB負載均衡


  我們常用的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分發網絡)實現方式,其實就是在同一個域名映射為多IP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GSLB(Global Server Load Balance,全局負載均衡)按照指定規則映射域名的IP。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地理位置,將離用戶近的IP返回給用戶,減少網絡傳輸中的路由節點之間的跳躍消耗。



  圖中的“向上尋找”,實際過程是LDNS(Local DNS)先向根域名服務(Root Name Server)獲取到頂級根的Name Server(例如.com的),然后得到指定域名的授權DNS,然后再獲得實際服務器IP。



  CDN在Web系統中,一般情況下是用來解決大小較大的靜態資源(html/Js/Css/圖片等)的加載問題,讓這些比較依賴網絡下載的內容,盡可能離用戶更近,提升用戶體驗。


  例如,我訪問了一張imgcache.gtimg.cn上的圖片(騰訊的自建CDN,不使用qq.com域名的原因是防止http請求的時候,帶上了多余的cookie信息),我獲得的IP是183.60.217.90。



  這種方式,和前面的DNS負載均衡一樣,不僅性能極佳,而且支持配置多種策略。但是,搭建和維護成本非常高。互聯網一線公司,會自建CDN服務,中小型公司一般使用第三方提供的CDN。


  Web系統的緩存機制的建立和優化


  剛剛我們講完了Web系統的外部網絡環境,現在我們開始關注我們Web系統自身的性能問題。我們的Web站點隨著訪問量的上升,會遇到很多的挑戰,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擴容機器這么簡單,建立和使用合適的緩存機制才是根本。


  最開始,我們的Web系統架構可能是這樣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只有1臺機器。



  我們從最根本的數據存儲開始看哈。


  一、 MySQL數據庫內部緩存使用


  MySQL的緩存機制,就從先從MySQL內部開始,下面的內容將以最常見的InnoDB存儲引擎為主。


  1. 建立恰當的索引


  最簡單的是建立索引,索引在表數據比較大的時候,起到快速檢索數據的作用,但是成本也是有的。首先,占用了一定的磁盤空間,其中組合索引最突出,使用需要謹慎,它產生的索引甚至會比源數據更大。其次,建立索引之后的數據insert/update/delete等操作,因為需要更新原來的索引,耗時會增加。當然,實際上我們的系統從總體來說,是以select查詢操作居多,因此,索引的使用仍然對系統性能有大幅提升的作用。


  2. 數據庫連接線程池緩存


  如果,每一個數據庫操作請求都需要創建和銷毀連接的話,對數據庫來說,無疑也是一種巨大的開銷。為了減少這類型的開銷,可以在MySQL中配置thread_cache_size來表示保留多少線程用于復用。線程不夠的時候,再創建,空閑過多的時候,則銷毀。



  其實,還有更為激進一點的做法,使用pconnect(數據庫長連接),線程一旦創建在很長時間內都保持著。但是,在訪問量比較大,機器比較多的情況下,這種用法很可能會導致“數據庫連接數耗盡”,因為建立連接并不回收,最終達到數據庫的max_connections(最大連接數)。因此,長連接的用法通常需要在CGI和MySQL之間實現一個“連接池”服務,控制CGI機器“盲目”創建連接數。



  建立數據庫連接池服務,有很多實現的方式,PHP的話,我推薦使用swoole(PHP的一個網絡通訊拓展)來實現。


  3. Innodb緩存設置(innodb_buffer_pool_size)


  innodb_buffer_pool_size這是個用來保存索引和數據的內存緩存區,如果機器是MySQL獨占的機器,一般推薦為機器物理內存的80%。在取表數據的場景中,它可以減少磁盤IO。一般來說,這個值設置越大,cache命中率會越高。


  4. 分庫/分表/分區。


  MySQL數據庫表一般承受數據量在百萬級別,再往上增長,各項性能將會出現大幅度下降,因此,當我們預見數據量會超過這個量級的時候,建議進行分庫/分表/分區等操作。最好的做法,是服務在搭建之初就設計為分庫分表的存儲模式,從根本上杜絕中后期的風險。不過,會犧牲一些便利性,例如列表式的查詢,同時,也增加了維護的復雜度。不過,到了數據量千萬級別或者以上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它們都是值得的。


  二、 MySQL數據庫多臺服務搭建


  1臺MySQL機器,實際上是高風險的單點,因為如果它掛了,我們Web服務就不可用了。而且,隨著Web系統訪問量繼續增加,終于有一天,我們發現1臺MySQL服務器無法支撐下去,我們開始需要使用更多的MySQL機器。當引入多臺MySQL機器的時候,很多新的問題又將產生。


  1. 建立MySQL主從,從庫作為備份


  這種做法純粹為了解決“單點故障”的問題,在主庫出故障的時候,切換到從庫。不過,這種做法實際上有點浪費資源,因為從庫實際上被閑著了。



  2. MySQL讀寫分離,主庫寫,從庫讀。


  兩臺數據庫做讀寫分離,主庫負責寫入類的操作,從庫負責讀的操作。并且,如果主庫發生故障,仍然不影響讀的操作,同時也可以將全部讀寫都臨時切換到從庫中(需要注意流量,可能會因為流量過大,把從庫也拖垮)。



  3. 主主互備。


  兩臺MySQL之間互為彼此的從庫,同時又是主庫。這種方案,既做到了訪問量的壓力分流,同時也解決了“單點故障”問題。任何一臺故障,都還有另外一套可供使用的服務。



  不過,這種方案,只能用在兩臺機器的場景。如果業務拓展還是很快的話,可以選擇將業務分離,建立多個主主互備。


  三、 MySQL數據庫機器之間的數據同步


  每當我們解決一個問題,新的問題必然誕生在舊的解決方案上。當我們有多臺MySQL,在業務高峰期,很可能出現兩個庫之間的數據有延遲的場景。并且,網絡和機器負載等,也會影響數據同步的延遲。我們曾經遇到過,在日訪問量接近1億的特殊場景下,出現,從庫數據需要很多天才能同步追上主庫的數據。這種場景下,從庫基本失去效用了。


  于是,解決同步問題,就是我們下一步需要關注的點。


  1. MySQL自帶多線程同步


  MySQL5.6開始支持主庫和從庫數據同步,走多線程。但是,限制也是比較明顯的,只能以庫為單位。MySQL數據同步是通過binlog日志,主庫寫入到binlog日志的操作,是具有順序的,尤其當SQL操作中含有對于表結構的修改等操作,對于后續的SQL語句操作是有影響的。因此,從庫同步數據,必須走單進程。


  2. 自己實現解析binlog,多線程寫入。


  以數據庫的表為單位,解析binlog多張表同時做數據同步。這樣做的話,的確能夠加快數據同步的效率,但是,如果表和表之間存在結構關系或者數據依賴的話,則同樣存在寫入順序的問題。這種方式,可用于一些比較穩定并且相對獨立的數據表。



  國內一線互聯網公司,大部分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加快數據同步效率。還有更為激進的做法,是直接解析binlog,忽略以表為單位,直接寫入。但是這種做法,實現復雜,使用范圍就更受到限制,只能用于一些場景特殊的數據庫中(沒有表結構變更,表和表之間沒有數據依賴等特殊表)。


  四、 在Web服務器和數據庫之間建立緩存


  實際上,解決大訪問量的問題,不能僅僅著眼于數據庫層面。根據“二八定律”,80%的請求只關注在20%的熱點數據上。因此,我們應該建立Web服務器和數據庫之間的緩存機制。這種機制,可以用磁盤作為緩存,也可以用內存緩存的方式。通過它們,將大部分的熱點數據查詢,阻擋在數據庫之前。



  1. 頁面靜態化


  用戶訪問網站的某個頁面,頁面上的大部分內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都是沒有變化的。例如一篇新聞報道,一旦發布幾乎是不會修改內容的。這樣的話,通過CGI生成的靜態html頁面緩存到Web服務器的磁盤本地。除了第一次,是通過動態CGI查詢數據庫獲取之外,之后都直接將本地磁盤文件返回給用戶。



  在Web系統規模比較小的時候,這種做法看似完美。但是,一旦Web系統規模變大,例如當我有100臺的Web服務器的時候。那樣這些磁盤文件,將會有100份,這個是資源浪費,也不好維護。這個時候有人會想,可以集中一臺服務器存起來,呵呵,不如看看下面一種緩存方式吧,它就是這樣做的。


  2. 單臺內存緩存


  通過頁面靜態化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知道將“緩存”搭建在Web機器本機是不好維護的,會帶來更多問題(實際上,通過PHP的apc拓展,可通過Key/value操作Web服務器的本機內存)。因此,我們選擇搭建的內存緩存服務,也必須是一個獨立的服務。


  內存緩存的選擇,主要有redis/memcache。從性能上說,兩者差別不大,從功能豐富程度上說,Redis更勝一籌。



  3. 內存緩存集群


  當我們搭建單臺內存緩存完畢,我們又會面臨單點故障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將它變成一個集群。簡單的做法,是給他增加一個slave作為備份機器。但是,如果請求量真的很多,我們發現cache命中率不高,需要更多的機器內存呢?因此,我們更建議將它配置成一個集群。例如,類似redis cluster。


  Redis cluster集群內的Redis互為多組主從,同時每個節點都可以接受請求,在拓展集群的時候比較方便。客戶端可以向任意一個節點發送請求,如果是它的“負責”的內容,則直接返回內容。否則,查找實際負責Redis節點,然后將地址告知客戶端,客戶端重新請求。



  對于使用緩存服務的客戶端來說,這一切是透明的。



  內存緩存服務在切換的時候,是有一定風險的。從A集群切換到B集群的過程中,必須保證B集群提前做好“預熱”(B集群的內存中的熱點數據,應該盡量與A集群相同,否則,切換的一瞬間大量請求內容,在B集群的內存緩存中查找不到,流量直接沖擊后端的數據庫服務,很可能導致數據庫宕機)。


  4. 減少數據庫“寫”


  上面的機制,都實現減少數據庫的“讀”的操作,但是,寫的操作也是一個大的壓力。寫的操作,雖然無法減少,但是可以通過合并請求,來起到減輕壓力的效果。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在內存緩存集群和數據庫集群之間,建立一個修改同步機制。


  先將修改請求生效在cache中,讓外界查詢顯示正常,然后將這些sql修改放入到一個隊列中存儲起來,隊列滿或者每隔一段時間,合并為一個請求到數據庫中更新數據庫。



  除了上述通過改變系統架構的方式提升寫的性能外,MySQL本身也可以通過配置參數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來調整寫入磁盤的策略。如果機器成本允許,從硬件層面解決問題,可以選擇老一點的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盤列陣)或者比較新的SSD(Solid State Drives,固態硬盤)。


  5. NoSQL存儲


  不管數據庫的讀還是寫,當流量再進一步上漲,終會達到“人力有窮時”的場景。繼續加機器的成本比較高,并且不一定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部分核心數據,就可以考慮使用NoSQL的數據庫。NoSQL存儲,大部分都是采用key-value的方式,這里比較推薦使用上面介紹過Redis,Redis本身是一個內存cache,同時也可以當做一個存儲來使用,讓它直接將數據落地到磁盤。


  這樣的話,我們就將數據庫中某些被頻繁讀寫的數據,分離出來,放在我們新搭建的Redis存儲集群中,又進一步減輕原來MySQL數據庫的壓力,同時因為Redis本身是個內存級別的Cache,讀寫的性能都會大幅度提升。



  國內一線互聯網公司,架構上采用的解決方案很多是類似于上述方案,不過,使用的cache服務卻不一定是Redis,他們會有更豐富的其他選擇,甚至根據自身業務特點開發出自己的NoSQL服務。


  6. 空節點查詢問題


  當我們搭建完前面所說的全部服務,認為Web系統已經很強的時候。我們還是那句話,新的問題還是會來的。空節點查詢,是指那些數據庫中根本不存在的數據請求。例如,我請求查詢一個不存在人員信息,系統會從各級緩存逐級查找,最后查到到數據庫本身,然后才得出查找不到的結論,返回給前端。因為各級cache對它無效,這個請求是非常消耗系統資源的,而如果大量的空節點查詢,是可以沖擊到系統服務的。



  在我曾經的工作經歷中,曾深受其害。因此,為了維護Web系統的穩定性,設計適當的空節點過濾機制,非常有必要。


  我們當時采用的方式,就是設計一張簡單的記錄映射表。將存在的記錄存儲起來,放入到一臺內存cache中,這樣的話,如果還有空節點查詢,則在緩存這一層就被阻擋了。



  異地部署(地理分布式)


  完成了上述架構建設之后,我們的系統是否就已經足夠強大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哈,優化是無極限的。Web系統雖然表面上看,似乎比較強大了,但是給予用戶的體驗卻不一定是最好的。因為東北的同學,訪問深圳的一個網站服務,他還是會感到一些網絡距離上的慢。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做異地部署,讓Web系統離用戶更近。


  一、 核心集中與節點分散


  有玩過大型網游的同學都會知道,網游是有很多個區的,一般都是按照地域來分,例如廣東專區,北京專區。如果一個在廣東的玩家,去北京專區玩,那么他會感覺明顯比在廣東專區卡。實際上,這些大區的名稱就已經說明了,它的服務器所在地,所以,廣東的玩家去連接地處北京的服務器,網絡當然會比較慢。


  當一個系統和服務足夠大的時候,就必須開始考慮異地部署的問題了。讓你的服務,盡可能離用戶更近。我們前面已經提到了Web的靜態資源,可以存放在CDN上,然后通過DNS/GSLB的方式,讓靜態資源的分散“全國各地”。但是,CDN只解決的靜態資源的問題,沒有解決后端龐大的系統服務還只集中在某個固定城市的問題。


  這個時候,異地部署就開始了。異地部署一般遵循:核心集中,節點分散。


  1. 核心集中:實際部署過程中,總有一部分的數據和服務存在不可部署多套,或者部署多套成本巨大。而對于這些服務和數據,就仍然維持一套,而部署地點選擇一個地域比較中心的地方,通過網絡內部專線來和各個節點通訊。


  2. 節點分散:將一些服務部署為多套,分布在各個城市節點,讓用戶請求盡可能選擇近的節點訪問服務。


  例如,我們選擇在上海部署為核心節點,北京,深圳,武漢,上海為分散節點(上海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分散節點)。我們的服務架構如圖:



  需要補充一下的是,上圖中上海節點和核心節點是同處于一個機房的,其他分散節點各自獨立機房。


  國內有很多大型網游,都是大致遵循上述架構。它們會把數據量不大的用戶核心賬號等放在核心節點,而大部分的網游數據,例如裝備、任務等數據和服務放在地區節點里。當然,核心節點和地域節點之間,也有緩存機制。


  二、 節點容災和過載保護


  節點容災是指,某個節點如果發生故障時,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機制去保證服務仍然可用。毫無疑問,這里比較常見的容災方式,是切換到附近城市節點。假如系統的天津節點發生故障,那么我們就將網絡流量切換到附近的北京節點上。考慮到負載均衡,可能需要同時將流量切換到附近的幾個地域節點。另一方面,核心節點自身也是需要自己做好容災和備份的,核心節點一旦故障,就會影響全國服務。


  過載保護,指的是一個節點已經達到最大容量,無法繼續接接受更多請求了,系統必須有一個保護的機制。一個服務已經滿負載,還繼續接受新的請求,結果很可能就是宕機,影響整個節點的服務,為了至少保障大部分用戶的正常使用,過載保護是必要的。


  解決過載保護,一般2個方向:


  1. 拒絕服務,檢測到滿負載之后,就不再接受新的連接請求。例如網游登入中的排隊。


  2. 分流到其他節點。這種的話,系統實現更為復雜,又涉及到負載均衡的問題。


  小結


  Web系統會隨著訪問規模的增長,漸漸地從1臺服務器可以滿足需求,一直成長為“龐然大物”的大集群。而這個Web系統變大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解決不同的問題,而新的問題又誕生在舊的解決方案之上。


  系統的優化是沒有極限的,軟件和系統架構也一直在快速發展,新的方案解決了老的問題,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


該文章在 2014/12/2 23:44:47 編輯過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點晴ERP是一款針對中小制造業的專業生產管理軟件系統,系統成熟度和易用性得到了國內大量中小企業的青睞。
點晴PMS碼頭管理系統主要針對港口碼頭集裝箱與散貨日常運作、調度、堆場、車隊、財務費用、相關報表等業務管理,結合碼頭的業務特點,圍繞調度、堆場作業而開發的。集技術的先進性、管理的有效性于一體,是物流碼頭及其他港口類企業的高效ERP管理信息系統。
點晴WMS倉儲管理系統提供了貨物產品管理,銷售管理,采購管理,倉儲管理,倉庫管理,保質期管理,貨位管理,庫位管理,生產管理,WMS管理系統,標簽打印,條形碼,二維碼管理,批號管理軟件。
點晴免費OA是一款軟件和通用服務都免費,不限功能、不限時間、不限用戶的免費OA協同辦公管理系統。
Copyright 2010-2025 ClickSu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