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設備才能替代手機?
http://www.myzaker.com/?_zkcmd=open_media&index=0"">http://zkres.myzaker.com/201508/55c35a9c1bc8e0ce22000006_640.jpg"> 07 年第一代 iPhone 發布之后,時隔 8 年,智能手機已經實現了大規模的普及。但至今真正讓我覺得興奮的地方在于:For the first time,tech is selling to everyone。 在以前,你很難想象科技含量這么高的產品成為了人人都能享有的東西。 在智能手機之前,PC 算是另一款主流的個人電子設備,但他的普及度沒有手機來得這么高;在 PC 之前或許是電視,但這個家庭必備的大黑箱子不太能算是個人電子設備,他的消費群體是以 " 家庭 " 為單位的,另一方面,電視幾乎沒什么計算能力,更多的是一款輸出的媒介;電視再往前一點,或許是收音機等等。 從收音機、電視、PC 到智能手機,中間偏主流的個人電子產品都在不斷的進化。這個進化的過程還衍生了一堆過渡型產品和輔助產品,比如隨身聽、MP3、iPod、iPad 平板電腦等。這些產品不是占有量最多的,但仍然是同期主流設備誕生過程中的很好的補足產品。 這么回看一遍歷史,你會發現,對比如今的手機,以前人們擁有的個人電子設備是多么無聊。與此同時,你很難不去思考另一個問題:下一款取代手機的個人電子設備會是什么? 今年 4 月份的時候,手表曾被很多人寄予眾望。 我個人覺得,手表自身的產品形態決定了它只能是一款過渡型產品和輔助產品。對于下一款成為主流設備的產品我還很難想象,因為中間這一過程中想必會出現很多類似手表這樣的補足產品——大部分可穿戴設備或許都是這樣。 我能夠想象的是人類擁有的最后一款個人電子設備。 我的設定是這樣:在這款設備出現之后,人類在個人電子消費產品方面已經達到了巔峰,無法再找出一款替代型的升級產品。但這并不意味著科技的發展停滯了,相反,人們到了那個時候已經不再需要更強的電子消費品。在這款終結版個人電子設備之后,人們將會進入類似黑客帝國那樣的階段——人們完全以比特的形式寄生于計算世界中,你的一切感知或許都能通過模擬神經信號產生。 ——也許腦洞有點大。 但在解釋清楚這個設定之后,我們不妨來大膽想象一下,人類擁有的最后一款個人電子設備會是什么樣子的? 想要具體得出一個答案,我們不妨這樣思考這個問題: 從收音機、電視、PC 到智能手機,這幾款設備的發展表現出這么幾個特點: 1、設備侵蝕用戶的時間越來越長; 2、設備的可編程性和擴展性越來越好(PC 到智能手機或許是個反例); 3、設備隨時隨地給予用戶算力的能力越來越強,算力(一定范圍內)越來越強; 逐一解釋這三點: 1、設備侵蝕用戶時間: PC 之前,收音機主要侵蝕睡前、散步的幾塊短的時間,電視則以家庭為單位侵蝕著晚飯至睡前這一大塊成片的時間。這兩款設備不夠好玩,占去人們日常生活的分量不算多。 然后到了 PC 時代,計算機和網絡搭載的世界,魅力值一下子上升了好幾個檔位,人們開始明顯的增大了自己投入這一計算設備的消費時間。這時,大塊大塊成片的時間被 PC 侵蝕了。 但 PC 只會在固定的一個地點接入互聯網,這個固定的地點決定了你接入互聯網固定的時段。 然后,智能手機出現了。雖然原本被 PC 占有的時間有一小部分被手機吞噬了,但更主要的是,手機在用戶身上開拓了新的時間線。手機通過便攜性的提高,讓平常那些你不會接入互聯網時段里的時間也通過手機接入了。這時手機吃掉了人們零碎 + 塊狀的大部分時間。 2、設備的可編程性和擴展性: 收音機和電視幾乎沒有什么可編程性和擴展性,他們功能單一。PC 是可編程性最好的,但他的擴展性不如智能手機——當然,這是針對消費者而言。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手機用 App 的形式更多的占領了人們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服務。7、8 年前你用 PC 玩游戲、看電影、上網沖浪,以為這樣的生活已經很豐富了——但你絕對想不到現在的人們還能用智能手機這個電子設備的新寵享受叫車、訂餐、住宿、看地圖等等等服務吧? 3、設備隨時隨地給予用戶算力的能力、以及算力的大小: 收音機和電視的算力很弱,只能解析音頻和視頻。收音機可以隨時隨地給予用戶解析音頻的算力,但電視沒辦法便攜式的給予用戶解析視頻的算力。 PC 的算力很強大,相比收音機和電視而言,有了突飛猛進的效果。但在隨時隨地給予用戶算力的能力上,PC 仍然無法匹敵智能手機。智能手機在這一點上無疑是最強大的,隨時放在用戶褲兜里的它,可以讓你無論置身何處,都能享受手機帶來的算力,你可以用這種算力上網、影音娛樂、打游戲、叫車等等等。當然手機還不完美,比如,手機目前的算力還無法解析強大的主機游戲。 對一款新設備而言,這三個方面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結果。 如果我們拿這三個維度的標準去考量人們的最后一款個人電子設備,這款設備需要: 1、設備侵蝕人們的時間越來越多,你恨不得能直接住進這款設備營造的那個世界,簡直叫人欲擺不能; 2、可編程性和可擴展性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你能借助這款設備享受到方方面面的服務——豐富到你不再需要多余的其他服務; 3、隨時隨地給予你強大的算力。" 隨時隨地 " 很好理解,意味著設備更加貼身。算力的大小就不太好說了。不過可以這樣估算:之所以號稱這款電子產品為 " 終結版個人電子設備 ",那么它應該可以為用戶提供歷史上所有已經存在的個人電子設備版本,包括收音機、電視、PC、手機、手表等等。 綜合這三點,如果這款設備能為用戶提供一個完整的封閉世界,顯然就能達到要求了。 這個世界的擬真程度需要達到前所未來的高度,畫質高清無碼、互動真實可信。在這個虛擬世界里,你可以擁有現實世界里你想擁有的一切實體,當然,是以比特的形式。就像圖靈測試的標準是人無法分辨對方是機器還是人類一樣,這個設備的目標是模擬一個你難以和現實加以區分的無限逼真的虛擬世界。 當然,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盡管類似 Stephen Wolfram 這樣的天才認為 " 世界是可計算的 ",但這款設備無論如何終極,它的算力也不可能強大到可以模擬出整個地球。 原因? 地球上具有的全部資源無法支持可以完整的模擬、還原地球自己所需要的算力。 所以,我們前面所說的 " 模擬一個你難以和現實加以區分的無限逼真的虛擬世界 ",應當是局部意義上的。 僅僅只是衍生出這些設備還不夠,設備具有的算力在表達形式上的進化才是重點。 在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時代,我們能擁有的是 PC 和手機這些設備里貯存的計算能力。 在這款終極設備擬真出來的虛擬世界里,你可以隨時隨地拿到一臺虛擬的 PC、一臺虛擬的手機去獲得實體設備里同等的算力,但這其實是一種 " 復古的玩法 " ——你在虛擬世界里以電腦原有的外形去操控電腦,你是在以算力原有的形式操控算力。 在這款終極設備擬真出來的虛擬世界里,算力的表達形式應該早就經過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新的表達形式讓算力不再需要限制于電腦固有的形態中。 用幾個例子說明: 比如像我這樣的文字工作者,寫作的體驗(如果那時人們習慣的寫作方式還是打字而不是語音的話)會變成這樣:在這款終極設備擬真出來的虛擬世界里,調出文檔編輯器,面前增添一層薄薄的虛擬鍵盤,我的手指輕輕打字,從鍵盤上打出的文字會像一個個彩色氣泡一樣從鍵盤上慢慢飄到視野正上方,按照完美的動畫效果排列好; 程序員編程寫代碼的過程也會變得很有意思:在這款終極設備擬真出來的虛擬世界里,編程方式或許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但如果還是用碼字的方式寫代碼的話,也許和寫作的體驗類似——一行行代碼慢慢浮到空中,如果調試通過沒有 bug,這堆代碼就會直接在空中 " 變身 " 成你想編的東西。寫下一行這樣的代碼,System.create ( MobilePhone,"iPhone 6 plus","32" ) ,然后運行,你的手里就多了一把 32G 的 iPhone 6 plus; 你的職業是一名設計師,在虛擬世界里,Photoshop 的工具欄是圍繞著你,漂浮在周圍的,你需要什么隨手一拉就可以了; 在這個終極設備里,觀看電影、聽音樂等娛樂體驗也都是全新的:看電影你仿佛置身其中,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 …… 能看到這里的都是真愛。 不過現在,你應該知道我為什么關注 VR 了吧。 原文地址: http://iphone.myzaker.com/l.php?l=55c35a9f1bc8e0ce22000007" target="_blank">http://iphone.myzaker.com/l.php?l=55c35a9f1bc8e0ce22000007 來自ZAKER: http://www.myzaker.com" target="_blank">http://www.myzaker.com 發自我的 iPhone 該文章在 2015/8/7 7:40:28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