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強烈推薦)
《人類簡史》的中文版剛剛上市,作者是一個以色列年輕的歷史學家。人稱怪才Yuval Noah Harari。討論范圍跨度很大,從人類如何進化到食物鏈頂端,討論到人類社會的構建,以及帝國的形成、殖民,到現代社會的科學革命。但是易讀性超好,比如資本主義的部分,幾個例子講明白如果看經濟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也未必明白的原理。 有些結論看起來有些沉重,比如人類對整個生態的影響;有些內容沒有結論,比如為什么是父權社會。Z小姐更關注其中規律性的內容,下面摘要自動忽略了一些自己不太關注的內容。 Z小姐最印象深刻的幾個結論:
第一部分 認知革命 大約135億年前,宇宙物質、能量、時間、空間有了現在的樣子,形成物理學。 大約38億年前,分子結合起來,形成精細結構——有機體,成就生物學。 大約250萬年前,類人生物出現。大約200萬年前,整個世界存在不同人種,包括東非的魯道夫人,東亞的直立人,歐洲和西亞的尼安特人,但知道大約1萬年前,只剩下智人這一種。 大約7萬年前,“智人”開始創造更復雜的結構,形成“文化”,文化繼續發展,形成歷史學。在歷史的路上有三大革命——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大約1.2萬年前的“農業革命”,大約500年前的“科學革命”。 60公斤哺乳動物的平均腦容量是200立方厘米,而250萬年前的最初人類,腦容量600立方厘米,現代智人的平均腦容量是1200-1400立方厘米。但為什么沒有進化出會微積分的貓?面對生存,大腦也是負擔之一,占體積的2-3%,但卻消耗25%的能量。所以代價就是肌肉萎縮,以及花更多時間尋找食物,如同國防經費撥給教育,人類也把工二頭肌的能量撥給神經元。 直立行走后可以掃視草原,手解放出來可以傳遞信號,人就此越來越著重神經發展,且不斷對手掌和手指的肌肉做修正,逐漸人類可以使用復雜工具。變大的大腦為頸椎帶來負擔,成為人類的苦惱。對于女性來說,直立行走使產道寬度受限制且嬰兒頭部逐漸變大,于是進化出了更短的生產周期以降低生育風險,相對生下來就會跑的小馬,人類都是早產兒。為了獲得食物養育孩子,需要全部落的努力,人類進化出突出的社交技巧,同時由于脫離子宮時進化不完全,有更強的可塑性,可以用教育和社會化方式改變。 大約100萬年前,人類雖然有大容量腦和石器,但仍然在食物鏈的中間位置,很少獵殺大型動物,靠采集植物、挖找昆蟲,以及吃大型動物吃剩的腐肉維生。早起石器主要用途就是另人類在大型動物用餐完畢,走進所剩無幾的獵物尸體,敲開骨頭吃唯一還能吃的骨髓維生。直到40萬年前,幾種人種才開始追捕大型動物,直到10萬年前智人崛起,人類躍居食物鏈頂端,這對了解人類歷史和心理至關重要。歷史上食物鏈頂端的獅子、鯊魚都經過數百萬年演化,人類轉眼就登上頂端,讓整個生態猝不及防,很多生態災難都是源于這場過于倉促的歷史跳躍。 站上食物鏈頂端的路上,使用火是重要一步,大約30萬年前人類可以熟練使用火。火可以改變化學結構另原本無法吸收的成分得到吸收,同時發生生物變化,殺死病菌寄生蟲。同時拒絕時間也大大減少。黑猩猩每天5小時咀嚼生肉,人類一小時足夠。這擴大了人類可攝取的食物種類,縮小牙齒,減少腸的長度,降低了倡導消耗,給大腦供能量鋪平道路。 雖然熟練使用火,嚇走獅子,烹調食物,寒冬取暖,但是15萬年前人類仍在食物鏈中間位置,人口數百萬,對生態來說微不足道。大約7萬年前,智人開始遷徙到中東,東亞,每到達一個地點,當地原生人類族群久很快會滅絕。尼安特人大約3萬年前退出歷史舞臺,其他人種也先后退出,只留下了一些DNA在我們身體里,留下智人成為人類最后的物種。征服世界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獨特的語言。 大約7萬年到3萬年前之間,智人發明了船、油燈、弓箭,針,以及第一個可以稱為藝術品的雕塑,還有宗教、商業和社會分層。動物也有自己語言,人類語言的特別之處在于靈活性。有限聲音組合無限多句子,儲存和溝通驚人的信息量。大約7萬年前,智人的語言體系可以讓他們八卦數小時,在一個大約50人的部落中,了解誰更可靠誰不可信,稱為發展出更緊密、更復雜合作形式的基礎。 人類語言的獨特之處,在于可以虛構。人類和動物都可以傳遞fact如“河邊有只獅子”。在認知革命以后,傳說、深化、宗教出現,因為人可以說“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討論虛構事務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虛構,讓人類能夠擁有想象,最重要時可以一起想象,共同編制出故事。智人的合作不僅靈活,還可以和無數陌生人合作,正因如此,智人才統治世界。 社會學研究表明,靠八卦能維持的團體大約是150人,超過后成員無法了解團體其他成員的生活情形。今天人類團體仍然受到這個神奇數字影像。社群、公司、社會網絡、軍事單位30人一個排,100人一個連,都不需要正視階層就可以正常運作。一個小的家族企業,沒有董事會也可以經營的有聲有色。但是越過150人門檻,創造出城市、國家,秘密可能就在于虛構的故事。 教會的根基就是宗教故事,兩個天主教信徒,從未謀面但是可以一起參加十字軍東征,或者一起籌措資金蓋醫院。司法制度,也是基于法律的故事。原始人相信鬼神月圓之夜起舞,鞏固了他們的社會秩序。現代社會,商人和律師就是巫師,設定規則建造社群,護著共同相信法律正義和人權從而為一位陌生人辯護。 公司就是一個集體想象。在“有限公司“出現之前,創業需要思考再三。這個概念出現之后,公司是獨立個體,不等于設立者、投資者和管理者,從而規避了風險。人類現在已經有奇跡復雜的故事網絡,即使虛構,只要人人都相信,力量就足以影響世界。如果沒人相信,就是謊話。自認知革命以來,智人就一直生活在雙重現實之中,一方面是客觀的樹木河流,另一方面是神、國家、企業。 行為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基因,但是還取決于環境和個體的特殊之處。在遠古,改變社會和生態結構都是依賴基因突變,但是認知革命之后,人類的基因和環境都沒有巨大改變,但智人還是可以迅速改變行為,并且將行為方式傳遞給下一代。人類社會出現了不生育的社會精英階層,如天主教神父、佛教高僧、太監等,這直接抵觸了自然選擇的最大原則。而欣慰傳遞依靠的不是生育,而是圣經故事。遠古人類行為及萬年不變,但現代只要十幾二十年就可能改變整個社會結構、人際交往和經濟環境。 所有動物里只有智人存在貿易網絡,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類相信美元、聯邦儲備銀行、企業商標這些虛擬事務。智人打敗尼安特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這種合作機構可以構建出500人的網絡攻擊尼安特人不超過50人的社會網絡。為什么現在我們有洲際導彈但是3萬年前只有長矛?原因也在于合作網絡,導彈需要從礦工到物理學家的上百萬人合作完成,而人類生理上制作工具能力沒有顯著提升。 要了解人類天性、歷史和心理,需要了解狩獵祖先的頭腦,他們的很多思維方式、飲食習慣、沖突、性欲至今仍在影響我們。遠古采集者,如果遇到高熱量甜食為了生存最優選擇是一直吃吃到吃不下為止,到今天物質盈余,人類仍然無法戒掉高能量飲食,導致普遍的肥胖問題。有些演化心理學家認為,遠古部落沒有一夫一妻制,沒有父親概念(直到現代胚胎學發展才找到證據證明一個孩子只有一個父親,遠古則認為是一群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嬰兒),因此一群人共同撫養部落小孩,“遠古公社”支持者認為,離婚率居高不下以及大人小孩都面對心理問題,尤其工業化之后人類擁有超級城市、飛機、計算機但是卻感覺到疏離。都因為一夫一妻制,脫離社群不符合生物本能。 到農業革命前夕,地球上有500-800萬人類狩獵采集者,幾千個獨立部落,形成不同語言和文化,這也是認知革命的重要成就。智人采集的不止是食物,還有知識。為了生存,智人需要對棲息地了如指掌,植物生長模式,動物生活習性,在采集時代智人需要有超高心智方得以生存,然而農業革命以來人類腦容量在不斷下降,分工使現代人只擅長一個小領域,低等分工的人只要能生存就可以傳承一個平庸的基因。 采集社會大概每三天打獵一次,每次3-6小時就足以養活部落,比現代人工作時間短。同時采集時代比農業時代的人更沒有營養不良等問題,主要緣于其雜食習性,如果不考慮兒童夭折情況,以及意外事件,多數人自然壽命可以活到60歲甚至80歲,然而農民大多依靠單一作物作為熱量來源。同時遠古采集者較少遇到傳染病問題,傳染病主要來自于家禽,農業革命之后才傳遞到人類身上。這是最初的“富裕社會”,但是也會遇到各種致命意外,人類關系雖然親密但是也會殘忍殺害老弱以維持部落實力。因此戰爭也并不是農業社會出現私有財產之后的產物,采集社會就有。 然而智人所到之處,都有大量的物種滅絕。智人的殖民是整個動物界最大也最快的一場生態災難。第一波是采集者的擴張,第二波是農民擴張,第三波就是現在工業活動造成的滅絕。 遠古采集者多數是泛神論,即天地萬物皆有靈,人類可以通過語言、舞蹈與他們溝通。采集社會對現代人影響深遠,但我們又知之甚少。 第二部分 農業革命 公元前9500-8500人類由采集轉向農耕,發源于土耳其東南部、伊朗西部等地。此后的幾千年農業社會,人類持續馴化各種農作物和動物。到今天人類90%熱量來源還是9000年前人類馴化的農作物-小麥、大米、玉米、馬鈴薯、大麥。至今人類仍有采集者之心,和古農民之胃。 公元前9000-小麥、山羊 公元前8000-豌豆、扁豆 公元前5000-橄欖樹 公元前4000-馬 公元前3500-葡萄 到公元前3500,馴化熱潮結束。過去2000年,人類并沒有馴化新的主要作物。比如家禽,馴化方法就是每一代都挑選出具有侵略性和不聽話的先殺掉,經過幾代就得到了馴化的家禽。 為什么農業革命發生在中東、中國和中美洲等地?因為農作物很難被馴化,因此農業革命發生在特定幾種適合大面積種植的農作物適合生長的地方。 采集者基本已經達到溫飽,是什么動力推動了農業?農民的勞作時間更長、更少自由被固定在農田旁邊生活;農業更加不適應當時智人的身體,人類進入農業時代后,產生大量疾病,腰間盤突出、關節炎等都是因為人類身體更適合攀爬與奔跑而不是彎腰勞作和挑水。 從小麥角度看,更像是小麥馴化了人類。小麥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植物,1萬年前小麥只是世界上眾多野草中的一種,生長在中東,短短1000年中小麥就遍布全世界。 農業革命是歷經數百年的緩慢進程。如果說是人口推動,事實上人類有哺乳動物的數量調整自然機制,營養充足則女性較早進入青春期,懷孕成功率也較高;營養貧瘠時相反。這期間人類偶爾食用小麥。大約18000年前,最后一個冰河時代結束,中東氣候非常適宜小麥生長,人們生活在這里采集的時間越來越長,于是定居在這里。 從英國巨石陣和哥貝克力石陣來看,采集者可能并不是為了增加日常食物供應,而是為了支持某種神廟的建造才從采集轉向種植。傳統認為人們先有村落才有信仰中心,事實可能相反。 進入農業社會后,定居稱為人類常態,只有少數游牧民族。定居使人類產生了改造環境的欲望,人工島嶼適合人類卻不再適合其他動物生存,人類會防止各類野生動植物入侵,無法趕走就消滅比如滅蟑、滅蠅等。農業時代,一個農民家庭擁有的物品總量遠遠超過采集時代一整個部落的物品總量。 采集時代有一天過一天,農業時代需要規劃,因此“未來”的重要性被拉到歷史新高。遷徙可以逃避惡劣環境,定居卻不能,因此農民勤勞不懈希望保障自己未來的安全,這種壓力也是后代大規模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基礎。 依靠農民生產出來的食物,加上新的運輸技術,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一個地區,形成村落、城鎮和都市,再由王國和商業網絡將他們相連。也正是這些多余的糧食,養活了整治、戰爭、藝術和哲學。 然而人類幾百萬年演化過程中,一只是幾十人小部落。農業革命后,短短幾千年就出現了城市、王國和帝國,這些時間不足以讓人類發展出能夠大規模合作的本能。能夠養活一個城鎮不代表能夠讓大家都同意如何劃分領土和水資源以及解決他們爭端。革命多半不是因為糧食短缺,古羅馬公元前一世紀達到權利高峰,正在這個最富庶的時刻政治秩序甭哭哦。 公元前8500-幾百人村落 公元前7000-土耳其加泰土丘城鎮5000-10000人 公元前5-4世紀-fertile crescent 幾萬人城市,也管理附近小村 公元前3100- 下尼羅河谷統一,形成世上第一個埃及王朝,法老王掌握數十萬人民 公元前2250- sargon the great建立起第一個阿卡德帝國,超100萬子民,常備軍5000人 公元前1000-公元前500-中東亞述帝國、巴比倫、波斯帝國,人口數百萬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東亞地區,常備軍10萬人,朝廷10萬官員 公元1年-古羅馬統一地中海地區,納稅人達1億,常備軍25-50萬人 龐大網絡如何支撐?公元前1776年《漢謨拉法典》,幾十萬巴比倫人的合作手冊;巴比倫是當時最大的城市,子民超過100萬,法典匯集當時的法律和判例,把漢謨拉國王塑造成正義國王榜樣,法典的開頭是漢謨拉的神職任命。這里將人類分成男女兩種性別,上等人平民奴隸三種階級,不同性別和階級如果被殺索賠金額都不同。這里做了嚴格的階級規定,并架設只要國王的臣民都接受個字的角色,整個帝國的上百萬人就可以有效合作,為所有成員生產足夠糧食,并可以抵御外敵。 公元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是現代數億美國人合作手冊,它宣告自己是普遍和永恒的爭議,所有殖民地民眾不再是英國王室的子民,“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對比二者,無論平等還是階級,都是想象出的四海皆準永恒不變的正義原則,而這些原則,從來就沒有客觀正確性。 如果用演化學角度審視《獨立宣言》,演化的基礎是差異而不是平等。自然界秩序相對穩定,比如重力不會一夜之間消失。但是人類靠想象建造的秩序總面對一夕崩潰的風險。因此需要人真正去相信才能持久,包括基督教徒相信教義、中國相信仁義禮智信令帝國持續兩千年,美國相信人權否則不會持續250年,投資人和銀行家相信資本主義。 如何建造秩序?首先要堅持這是客觀事實,比如是神的旨意或者是自然規律;第二教育上從人出生就不斷提醒他,蔥童話、戲劇、歌曲到政治宣傳、建筑、食譜。比如相信個人主義,小朋友在家會有自己房間,令秩序融入建筑;這種秩序也創造了我們的渴望,比如想要可樂而不是水;這種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間的思想連接,比如美元貨幣體系,如果想要改變秩序,就需要思潮活著政黨或宗教運動推動。 大型社會比如蜂群,社群穩定時基于它們的基因組儲存了合作所需的大部分信息,DNA設定行為模式;然而人類使用大腦來儲存信息,但是大腦會隨人類死亡而死亡,因此早期信息多數在一個世紀內就消失。因此人類社會更加動態和復雜,農業革命前生存壓力令人類大腦適合儲存關于動植物、地形和社會信息,農業革命后,公元前大約3500年蘇美爾人發明了數字和文字,來存儲信息。至今人類大腦仍然可以高效檢索信息。 公元前3000 蘇美爾楔形文字加入符號,實現完整表意 公元前2500 國王可以使用楔形文字頒布法令、祭祀使用它記錄神諭,平民可以寫信 同期古埃及象形文字也誕生 公元前1200 中國甲骨文誕生 公元前1000-500中美洲發展出完整表意文字 此后幾個世紀,官僚制度需要更高效的數據處理方式。公元9世紀印度人發明0-9數字,阿拉伯人工大印度發現并傳播到全世界。 農業革命過后,人類創造出了秩序、文字等來彌補我們基因中的不足,稱為大規模合作的基礎。復雜的人類社會,似乎需要階級和歧視來穩定社會結構,目前尚無一個大型人類社會真正完全免除歧視。階級在令某些人高人一等,從而規范數百萬人關系,無論是印度的種姓、美國的種族、土耳其的宗教。 印度種姓制度形成于大約公元前1000年,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土著。入侵者建立等級森嚴的社會,印度通過“潔凈”與“不潔”來放置不同種姓的成員接觸,方便管理。至今印度已經有3000種jati也就是出身,它深入人心決定了職業、飲食和住處,民主政府試圖打破種姓區別但影響仍然難以消除。 現代美洲也是在16-18世紀由歐洲征服,歐洲人引進數百萬非洲奴隸開礦和種地,除了非洲與美洲位置接近的地理原因,非洲有成熟奴隸貿易的社會原因,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基因原因,美洲殖民農莊位于verginia巴西海地等瘧疾肆虐的地區,歐洲人容易致死但非洲人早已經免疫,非洲人基因上的優勢竟然造成了社會上的劣勢。一定程度上屬于歷史偶發事件,但是為了體現公平正義,社會開始宣傳種族差異,并很不公平的把黑人當作污染的來源,后來形成了jim crow laws黑人歧視法剝奪了投票權,不準就讀白人學校等,進行種族隔離。因而又形成黑人學歷較低,犯罪率遠高于白人的事實。歷史自為因果,形成不斷自我強化的惡性循環。 各種政治制度也接近,并沒有邏輯學和生物學基礎,而是偶然事件引起,再不斷強化和自我壯大。 農業革命以來,大多數人類社會都屬于重男輕女的父權社會,一方面男人力氣更大適合體力勞動,但是統治者往往社交技巧杰出而不是肌肉發達,所以結論不完全成立; 第二種認為男性比女性更具侵略性,男性掌握軍隊,發動戰爭從而掌握社會,這也解釋了為何戰爭無處不在。但是統帥往往不一定是好戰的士兵而是運籌帷幄的軍校生,結論也不完全成立; 第三種從生物學講,男性需要彼此競爭才能得到最優秀女性受孕機會,長期進化出最具野心、最積極、最好勝男性。女性照顧子女需要許多人協助分擔 ,長期進化出最順從、最愿意接受照顧的女性。 生物界雌性需要外部協助從而有更好的社交技巧,于是建立起協助彼此養育后代的母系社會。至今尚無最具說服力的父權社會解釋,但是20世紀性別角色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情況正在改變。 第三部分 人類的融合統一 人類文化常矛盾統一,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神和基督教,前者倡導奢侈精致追求榮譽,后者倡導遠離虛榮一切皆空,于是在矛盾中引發十字軍東征,對于這些騎士,東征能體現武力的長才,也能體現對宗教的虔誠。 現代的平等與自由也同樣不可兼得,絕對平等必然限制自由可以參考公社時代,自由則也可能導致階級分化不一定會走向平等。但是人類文化的矛盾,常常是文化創意的引擎。不同的概念和想法,引發思考、反思。想要看清歷史的大方向,就需要看清不同時期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種共存的文化。 公元前10000年,地球上存在上千種人類文明。 公元前2000年,存在2000多種。 公園1450年,即將進入歐洲探險時代。 地球上9成居民緊密相連,都在亞非。另外一成在中美北美、安第斯南美、澳大利亞大陸、夏威夷到新西蘭的大洋洲島嶼地區四個部分。 1532西班牙征服aztec進入南美; 1606歐洲人登上澳大利亞大陸; 1788英國殖民開始。 亞非花了幾百年慢慢消化它吞下的其余世界,另今天幾乎所有人類接受一套地緣政治體系(國際公認的國家邊界);同樣的經濟制度(大部分是資本主義)一樣的法律和科學體系。 智人在演化中學會了“我們”和“他們”,學會與陌生人合作,并且在意整個種群的利益,這個在其他動物社會看不到。公元前1000年,發展出“世界一家”的觀念,商人、征服者和各教先知最早跳出我們和他們的二元區分,他們想要建立全球適用的經濟秩序、權力體系以及全球都信奉的真理。 貨幣 采集社會完全沒有貨幣概念。 農業革命開始,村莊依靠互通人情以及一點點對外的以物易物交易。直到城市與王國興起,各地土壤與氣候不同,某些村莊以他們的美酒、橄欖油或者陶器聞名;同時人口稠密城市開始有服務業,養活鞋匠、醫生、木匠、戰士、律師等專業非農民或手工業工作者。隨著專業化深入,如何交易策劃功能為問題。比如鞋匠需要把修鞋服務用不同人的上百種商品分別定價,一次服務對應多少蘋果、小麥、大米非常困擾,而且防火防水防賊都是問題,搬遷也成為問題。因此就有了各種貝殼、鹽、布料、欠條作為交易媒介。這種媒介支持了一地到另一地的復雜商業網絡以及蓬勃的市場經濟。 從最初的宗教建立信任,到貨幣體系的建立稱為最大的人類互信系統,人類的每次進步都是基于信任,或者“相信”,所謂價值觀一致,就是都相信目前的體系規則。 公元前3000 蘇美爾人 麥元 公元前2500 美索不達米亞-銀社客勒 公元前640 土耳其 世界上第一批硬幣 公元1世紀 古羅馬硬幣當時廣受信任,成為當時的世界貨幣 呂底亞硬幣系統從地中海傳到印度洋,中國獨特的使用銅錢和金銀元寶,穆斯林和歐洲征服者將二者都傳到地球上每個角落,現在地球上都有單一金錢貨幣區,早年的黃金白銀,現在的美元英鎊。分屬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語言、法律、文化,金錢雖然嘗嘗被不屑,但卻是人類歷史上最能夠被全人類接受的東西,跨越幾乎所有的文化鴻溝。 帝國 帝國政治秩序有兩種特征,1,統治多民族和文化,二三十個;2不需要改變基本架構和認同就可以納入更多國家和領土,就好像1世紀前的大英帝國。即文化多元性和疆界靈活性兩點,而起源、政府形式領土范圍和人口規模并不重要。 雅典起源于自由聯盟,通知超過100個曾經獨立的城邦;aztec稅收記錄了371個不同民族和部落。當年世界上的民族數量比現在多得多,每個民族人數更少領地更小。然而帝國恰巧是民族多樣性減少的原因之一,今天的希臘和墨西哥就不再符合帝國定義。 帝國循環通暢包括,一小群人建立一個大帝國,形成帝國文化、帝國文化得到屬地居民認同、居民以共同帝國價值為名要求平等地位、帝國開國者失去主導地位,帝國文化繼續蓬勃發展發揚光大。觀察古羅馬、伊斯蘭和歐洲都有相似進程。 古羅馬——古羅馬人建立帝國,形成希臘-古羅馬文化,庶民接受拉丁文、古羅馬法、古羅馬政治思想;伊利麗亞人、高盧人等以古羅馬價值觀要求平等地位,古羅馬人不再是至高無上的族群,帝國控制權轉移到多民族精英手中;伊利麗亞人、高盧人等繼續發揚他們已經接受的古羅馬文化。 伊斯蘭——阿拉伯人建立阿拉伯哈利發王朝,形成阿拉伯穆斯林文化;庶民接受阿拉伯語、伊斯蘭教;埃及人、伊朗人等以穆斯林價值觀要求與阿拉伯人平等;阿拉伯人失去穆斯林世界控制權,形成多民族的穆斯林精英族群;埃及人、伊朗人等繼續發揚穆斯林文化。 歐洲——歐洲人建立歐洲帝國、形成西方文化;庶民接受英語、法語、社會主義、民族主義、人權等;印度人、中國人、非洲人以西方價值觀,要求與歐洲人同等地位;歐洲失去對全球控制,形成多民族精英族群;印度人、中國人、非洲人繼續發揚他們已經信奉的西方文化。 到公元前200年,大多數人已經生活在各個帝國之中。現在冰冠融化、臭氧層破洞等問題,都不是單一國家可以解決。未來的全球帝國,可能正是環保當道。目前正在形成的全球帝國,并不受任何特定國家活著族群關系啊,越來越由多民族共同治理。 宗教 泛神論體系,人類規范價值觀出了自己,還必須考慮其他動物、植物、精靈、鬼魂的利益,采集社會畢生活動范圍不會超過1000平方公里,所以也沒有傳教的必要。 農業革命以來,宗教革命隨之而來。平等的眾生,在農業革命最初,就變成了人類的所有物,財產。農業革命的宗教意義就在于這里。 很多古代神話就是一種法律契約,人類崇拜神靈,換取人類對動植物的控制;祭天儀式就是大概這個目的。隨著農業革命后期貿易網絡開始擴張,local 的神很難覆蓋整個王國,因此多神教應運而生,它認為一群神靈分別掌管生育、雨水、戰爭。對于泛神論者,人類只是眾多生物鐘的一種;對于多神論者,這反映了人與神的關系,人類能決定整個生態系統的命運。它提高了神的地位,也提高了人的地位。 公元前1350第一個一神論教出現在埃及,雖然此后多神教不斷演化出一神論宗教,但四知道基督教才有了重大突破,從一個小的猶太教分支到全世界。最早的教派領導者是保羅,他認為耶穌化身世人為拯救人民而被釘上十字架的事跡(福音)應該被全世界知道,于是開始傳教。通常一神論教徒會更狂熱的傳教。公元500年,基督教已經征服全球最大的羅馬帝國。 同時多神論也促成一些二元論宗教,他們相信“惡”獨立存在,不歸代表“善”的神掌管。它的魅力在于幫人們理解這個世界上的苦難。這種宗教興盛于公元前1500-1000之間。以上宗教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相信的都是神靈活著其他超自然對象,然而公元前1000年亞非大陸出現新型宗教,比如印度的jainism和佛教,中國的乳膠到腳,地中海的犬儒主義和享樂主義,這些都崇拜的不是神抵。 而最最成功的現代宗教,就是資本主義。 歷史 我們無法解釋歷史作出的選擇,但可以肯定:歷史的選擇絕對不是為了人類的利益。對人類不利的文化不一定會停止擴張。迷因學認為,文化就想寄生蟲,而人類是宿主,不知不覺中改變,甚至喪命。人類復制機遇基因,文化基于迷因(meme) 大約公園1500年,歷史作出最終大選擇,改變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運,科學革命發生了。 第四部分 科學革命 過去500年,人類力量前所未有的增長,公元1500年人口大約5億,現在全球人口70億。 現代科學體系與先前知識體系最大區別就是:1,此前知識體系都基于無所不知,而現代科學承認自己無知 2 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 3 運用理論取得系能力發展出新的科技。 比如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儒教都假設世上所有事情都為人活著為神所知,因此學習就是學習《圣經》《古蘭經》等,遇到困惑去請教牧師就應該獲得答案,如果知識體系內沒人知道代表這件事不重要,比如蜘蛛是如何結網的,圣經中沒有答案。而現代科學承認無知,就比此前的知識體系更有求知欲。但社會缺少一直信仰如何保持穩定?那就是類似宗教信仰一般的相信科技和科學研究方法:收集實證觀察(感官感受)并用數學工具整理。 1744年兩位蘇格蘭長老會教士打算成立一個壽險基金為神職人員的遺孀和孤兒提供補助,他們分析了幾千份死亡記錄計算了不同年齡段過世的概率,有遺孀和有孤兒的概率,他們計算到1765年基金會有58348英鎊,而到那一年實際有58347英鎊,精確到不可思議,這些概率計算后來成了精算學的基礎,也成了人口統計學的重要概念。 中世紀的歐洲,教學核心是邏輯、愈發、修辭,數學通常就是簡單的算術和幾何學,但是到了今天,修辭變成文學一部分,邏輯變成哲學一部分,神學乏人問津,但是數學稱為各個學科的基礎。 公元1500年,科學和科技是兩個不同領域,到19世紀才真正接軌。到二次世界大戰,科學的重要性一日千里。1944年德國節節敗退,頑強抵抗的一線希望就是相信德國科學家能研發出新武器來利往狂瀾。然而與此同時,美國曼哈頓計劃完成,1945年原子彈制造完成。如果美國決定入侵日本則需要百萬軍隊喪命戰爭將拖延到1946年結束,于是杜魯門決定使用原子彈,日本無條件投降,戰爭就此結束。 19世紀以前,軍事主要變革都是在組織而不是科技,比如古羅馬軍隊并無先進武器,但是組織有效率,還有鐵一般的紀律。中國道士很早就在煉丹時發明了火藥,但是沒有哪個王朝意識到去使用火藥發明武器,而是發明了鞭炮。情況一直到18世紀才有王朝意識到需要投入資金做武器研發。一直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登場,科學、產業和軍事科技才開始水乳交融。 在科學革命之前,很多文化都不相信人類還會再進步,需要恪守祖宗智慧。直到現代文化產生,比如18世紀,許多文化中還認為閃電時神怒象征,但富蘭克林驗證了閃電只是一到電波并發明了避雷針。而18世紀歐洲能征服世界,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科技進步。而科技進步又依賴億萬的投入。 人類在公平交換的困境中走了千年,直到近代,基于對未來的信任,才發展出了“信用”這種金錢概念。于是1776年亞當斯密出版了《國富論》第八章創新論述:如果地主、鞋匠賺得的利潤高于養家糊口所需,就會雇傭更多助手進一步提高自己利潤。利潤越高雇傭越多。民間企業獲利時社會整體繁榮基礎。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之一,意思是,“利己”和“利他”不矛盾,經濟應該是一種雙贏局面。當然,基礎是利潤用來建設新工廠,雇傭更多人,而不是把利潤浪費在沒有生產力的活動上。因此現代資本主義的重點在于一種新的道德標準:利潤應該拿出來再生產,擴建、研發等均可,目的就是增加產量,轉化更多利潤和雇傭。資本即因此而來,資本是用來投入生產的各種金錢,而財富指埋在地下不投入生產的金錢。 因此科學就在這種理念下變化,投入之前會先問這項研究會提高產量和利潤,以及促進經歷成長嗎?資本主義架設經濟可以無窮盡成長,類似狼群認為羊群會無限擴張,本身與常識相悖。但現代經濟指數級成長,就依賴于科學家每隔幾年有一項新發明,比如引擎、基因工程。銀行和政府印鈔票,然后盼望科學家在經濟泡沫破滅之前,創造出新的產業帶來龐大利潤。如果實驗室腳步不敵泡沫破滅速度,經濟前景堪憂。 荷蘭成功脫離西班牙獨立,還成為全球海上霸主,成功秘訣就在于信貸。第一,他們堅持準時、全額還款,降低借款人風險。其次,荷蘭司法獨立,保護特人權利特別是私有財產權。相比之下獨裁國家不保護私有財產,資本就逐漸離開流向保護私產的國家。當時的銀行家如果分別在馬德里和阿姆斯特丹開立分行,借錢給西班牙國王和荷蘭商人,如果不愿意還錢,西班牙法院會推測上意,免遭雷霆之怒,而阿姆斯特丹法院獨立,可以直接判你勝訴。 西班牙國王不還錢的同時,還叛你有叛國罪,要求交錢贖人,于是銀行家意識到這是搶錢,需要到真正法制的國家經營。西班牙逐漸失去信任,而荷蘭逐漸贏得信心。西班牙出征采用不斷加征稅收方法,而荷蘭采用出售公司股份方法,于是歐洲各大主要城市都設立了證券交易所,進行股票交易。荷蘭東印度公司就用這種方法籌集資金,不斷攻下各個提高關稅的政權,并且與競爭對手開展,帶回當地的貨物販賣,就這樣攻下一個一個島嶼。 同時西印度公司為掌握哈德遜河,建立了一個新殖民地阿姆斯特丹,1664年落入英國人手中改名新約克new yor,因為york為英國一個郡,即現在紐約,當時為了抵御英美人,西印度公司筑起一道墻,即今天的wall street。 17世紀末,荷蘭人自滿一集戰爭成本高昂,英法成了最有力競爭對手。1717年法國成立密西西比公司,在美洲殖民,新奧爾良在此時開始成型。當時這里只有沼澤和鱷魚,但密西西比公司謊稱這里金銀遍地,股價一飛沖天,兩年內漲幅200倍,全民購買股票致富。直到1719年末,某些得利者開始拋售,因此恐慌,股價雪崩。為了維持穩定,法國央行決定買進,但耗盡了央行資金,于是只能印鈔票,因此法國金融體系成了一個巨大泡沫。這也是當時法國海外領土主見落入英國手中主因之一,此后法國國王越借越多,債臺高筑,1789看法國大革命揭開序幕。 與此同時,大英帝國類似此前荷蘭帝國,由民間股份公司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這些公司也都在交易所上市,首次打下印度大陸的,也不是英國官方,而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直到1858年,英國王室才將印度以及用過東印度公司的傭兵收歸國有。資本主義和帝國的關系從未結束。 184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靠向中國出口鴉片發了大財,30年代后中國政府發布禁煙令,但英國以自由貿易為名向中國宣戰,然而當時中國太自信,完全敵不過英國新武器,此后戰敗簽訂賠款條約,并且割香港給英國從事安全販毒。在19世紀末,中國鴉片成癮者大約4000萬,全國人口的10% 資本與政治對信貸市場影響深遠。一個市場得到多少信貸,除了資源更多事信用,比如政權更迭,或者是外交政策。 工業革命的核心,就是能源轉換的革命。此前人類能源依賴植物,但是此后認為能源取之不盡只是知識不夠,比如太陽能。過去200年,工業化生產成了農業支柱,動植物都被機械化,家禽的生物屬性都被剝奪。然而正是以為如此,才釋放了更多的人力,制造鋼鐵、建筑、以及各類產品。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生產超過需求。但是誰來買單? 因此為了避免無人買單局面,新的倫理觀出現,消費主義。消費主義鼓勵善待和寵愛自己,拋棄節儉。而后果就是過去農業社會的饑荒,被現在肥胖所取代。資本和消費主義就像硬幣的正反面,有錢人投資,其他人購買。 今天地球上居住70億智人,工業革命以來人口成長處于前所未有的高峰。但與此同時帶來的是其他物種的減少,以及自然棲息地的入侵。工業革命為人類帶來了時刻表和生產線的概念,工廠采用后,其他地方也采用。1830年英國第一條商業鐵路啟用,10年后首次公布火車時刻表。1880年,英國政府邁出前所未有一步,立法規定英國時刻表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準。現代人每天都會看幾十次時間。 工業革命之前日常生活的核心是核心家庭、大家庭、當地社群。家庭負責照顧生病的人,以及贍養老人。而工業革命帶來了國家和市場,將很多家庭和社群功能由國家取代。這個過程,就是解放個人的過程,代價就是很多人悲嘆家庭和社群功能不在,社群和家庭只留下了情感功能。 我們這個年代歧視比起過去更加和平,雖然還是有戰爭,但是戰爭的死亡人數已經遠遠低于過去。而現在因為車禍、自殺死亡人數比戰爭犧牲更大。 1945年英國還統治地球面積25%但30年后就只剩下幾個小島,1989年蘇聯解體,帝國退出后而獨立的國家,對戰事興趣都不大。有了核武器之后,超級大國如果開戰,等于集體自殺,武力征服全球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戰爭成本飆升,利潤下降。過去的財富就是天地、牛、奴隸、黃金,而今天變成了人力資本、知識,以及銀行這種復雜的社會結構,想要搶奪和占領都十分困難。比如加州,也從淘金地變成了硅谷和好萊塢聞名。相比戰爭,和平更加有利可圖。 現代四大因素從今了良性循環:核子末日威脅促進了和平主義;戰爭退散貿易興旺;貿易成長和平比戰爭利潤更高;國際網絡日益緊密,國家無法全然獨立之外,任何一國片面宣戰的機會大幅降低。 在人類心理上,現代人與1800年人類相比快樂不一定更多。比如自由,雖然可以自由選擇擁有,對方也可以自由選擇離去,社群和家庭凝聚力下降,這個世界上個人感覺越來越孤獨。快樂不在于客觀條件,而在于客觀與主觀期望是否相符。快樂是數百萬年演化的生化機制所塑造,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催產素。而演化機制讓人類的快樂只是短暫獎賞,不然不會有心情做其他事情。人類心理就像一個恒溫系統,所有正向和負向的波動都會回到正常水平線上。 因此佛教主張,所有主觀感受都是瞬間波動,追求瞬間體驗是徒勞。無論追求什么,持續的不滿來自追求這件事本身,因此主張保持心靈平靜。雖然這種主張與現代自由主義文化追求物質的文化不相融合,但這種說法與現代生物學不約而同。 現代有三種方式令智慧設計取代自然選擇:生物工程、仿生工程、無機生命。 生物工程就是人類對生物的干預,比如閹割的公牛叫做ox,未閹割的叫做bull。大腸桿菌經過基因改造來生產燃料,改造奶牛乳腺炎問題帶來的牛奶病菌,改造豬肉中的不健康脂肪。 仿生工程,類似助聽器,人造視網膜,以及大腦就可以控制的外骨骼。其中最具革命性的就是腦機雙向借口,計算機讀取大腦信號并且傳輸回大腦,大腦也可以連上網絡形成腦際網絡,可以讀取記憶,屆時人類將面對新的問題和挑戰。 無機生命,則是可以模仿基因遺傳演化,自我復制并且繁衍的程序,屆時如果能夠構建一個數字個體心靈,計算機里面構建出人工大腦,雖然不是所有科學家都同意二者運轉方式一致,但是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現在的文化已經掙脫了生物學控制,越來越多行事方式已經大幅改變,無法守舊。雖然很難接受科學家不僅能改造身體,還能改造心靈。未來的數字物種,沒人能預測準。如果智人即將謝幕,那么我能能做的就是開始思考我們究竟想要什么?
該文章在 2015/8/25 22:21:30 編輯過 |
關鍵字查詢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