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離中國到底有多遠?
近期,兩個信息深深刺激了我。 6月1日,國際兒童節,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軟銀,宣布減持阿里巴巴的股份,消息一經傳出,阿里股價重挫6.5%。 這是軟銀和阿里合作16年之后,首次出售所持的阿里股份。而減持阿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軟銀相中了印度市場,它要把在放在中國的錢投到印度的“阿里”——Snapdeal公司身上。 就在同一天,印度當局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相比于中國第一季度可能注水的6.7%,印度7.9%的同比增長率冠絕全球。 上面這兩條信息都說明了一件事:過去我們一直嘲笑的三哥,正悄然崛起,而且離我們越來越近,近到我們的脖頸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呼吸! ▌印度:被中國光芒所掩蓋的低調大國 比較中印兩國的經濟,通過簡單、機械地把一個國家的GDP和另一個國家的GDP作比較,得出的一般共識肯定是這樣的:中國的GDP增長大幅快于印度的GDP增長。很多人因此簡單地認為,印度的發展似乎不那么成功。 但要知道,從新世紀開始,印度的經濟的增長速度,在所有的主要經濟體中一直屈居第二位,僅次于中國——這個情況在2015年發生了變化。當年印度經濟增速已超越中國,而現在的一致預期是,未來這種經濟增速差會拉得越來越大。
(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速,印度一枝獨秀) 而在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為了避免經濟增速放緩,出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刺激計劃(較之于中國的GDP而言),相比較而言,印度在幾乎沒有實施強大的經濟刺激計劃的情況下,輕松保持了高于6%的增長速度。 中國的增長來源于自上而下的大水漫灌,而印度的增長更多的是來源于私營企業的活力,是純粹的由效率的提升產生的,兩者孰優孰劣不言而喻。 去年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的顯示,2015年,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速將加快至7.4%,明年達7.8%,2017年至8.0%,上升勢頭明顯,相比之下,世界銀行預測中國今年的增速將會放緩到7%。 而現實告訴我們,大家都大大低估了印度的潛力,而明顯高估了中國的經濟彈性。
高盛曾經預測,印度要2020年才能超過法國和意大利,2025年才能超過德國和英國,2035年才能超過日本。可印度今年便超過了意大利和巴西成為第七大經濟體,現在看來幾乎明年就會超過法國,2020年左右德國就會被印度趕超,日本最遲在2030年也必然會失去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替代者也是印度。 更可怕的是,印度7.9%的增長率很可能只是個開始,誰也不清楚印度在未來是不是會出現兩位數的增長率,更不會清楚它的高增長會持續多少個十年——事實上,從印度人的年齡結構看,印度的這輪高速增長期,至少不會少于中國曾經歷的30年。
(2015所有主要經濟體中,只有印度的增長超過預期) ▌印度因何資本逆襲? 1、比當年的中國更誘人的人口紅利 中國之前的高速增長和人口紅利有莫大的關系,而據2015年7月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統計,2022年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作為與中國人口同等量級的印度,目前剛剛開始享受遠比當年的中國更誘人的巨大人口紅利。
這意味著印度將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勞動力,同時印度一直位居全球勞動力成本最低國家的前列,印度作為制造業基地的優勢將將不可撼動。
(印度人口年齡結構呈現金字塔形)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中國社會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逼近。即使中國立即放開“二胎”政策,勞動力困局依然無解。
2、世界上最大的英語使用國,數十萬的硅谷精英 英語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強勢的語言。世界上有75個國家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或者給予英語十分特殊的地位,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講英語,75%的電視節目是英語,四分之三的郵件是用英語書寫,全世界大約有3.75億人的第一語言是英語,另外有20億人在相當程度上懂英語。 當一門語言取得國際交往的標準語言地位時,你掌握它,意味著溝通、交流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而在印度,除了1億左右英語使用者,印度還有2.5億可以拿英語做簡單對話的人口,總計3.5億已經跟美國打了平手。并且隨著印度英語使用人數的上升,印度英語口音已經是標準的英語口音之一了。 當我們還自認為東南亞是華人控制的后花園時,印度人已經在中東、非洲、歐洲、北美、中美、大洋洲四處開花落地結果。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印度人被歐美主流所接受的程度遠非中國人能比。 Google的Sundar Pichai(CEO)是印度人,微軟的Satya Nadella(CEO)是印度人,百事的Indra Nooyi(CEO)也是印度人、Adobe的Shantanu Narayen(CEO)還是印度人,諾基亞的、萬事達卡、高知特、德意志銀行、肯德基、思科這些公司的高管都是印度人。
(谷歌CEO Sundar Pichai) 早在2005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52.4%的硅谷科技公司有一位來自國外的高管和技術領軍人物,印度裔占到了25.8%。而到了2012年,印度裔人才領導的公司占到了33.2%。這么多印度高管的背后,有著更多的、數十萬的印度白領大軍還在一步步往上爬。 在美國硅谷的人口數量中,印度裔只占到了6%,但是創辦的公司占到了硅谷所有公司的15%。 3、堪比中國90年代的基礎設施,與發展潛力 去過印度旅游的人都知道,印度基礎設施不佳,“臟亂差”一直是為人詬病甚至取笑的對象。盡管印度在人均 GDP 這個維度上跟 21 世紀初的中國差不多,但是在基礎設施這個維度上僅相當于中國的 90年代。 比如高速公路。印度的公路里程甚至要比中國更多,但是高速公路里程數僅有 200 公里,和中國的 9 萬多公里相去甚遠,甚至不如領土面積少得多的馬來西亞和泰國,僅僅相當于中國 90 年代初的水平。
中國已經發展到幾乎村村通公路的的階段,成長空間有限。而印度基礎設施上的落后,則更像一個好消息:它說明印度在這方面的潛力。一旦基礎設施建設啟動,互聯互通將對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 想想過去中國依靠投資為主拉動經濟增長的幅度,未來印度將可以輕松復制我們走過的路。 4、極佳的戰略地理位置 印度的地緣環境非常優越——一桶油從中東走到印度,比走到中國要少走5/6的路程。 南亞地區在地形和氣候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封閉的地理位置使印度受其他陸上強國侵略的幾率大大降低。 此外印度處于南亞次大陸的中心地帶。遼闊的國土、雄厚的國力都使印度在小國林立的南亞地區戰略優勢異常明顯,地區第一強國的地位無可動搖,并且這種優勢因有地理環境的保護而不易受到外來勢力的挑戰。一支獨秀的地區環境使印度得以順利地以南亞為依托,從地區大國的基點出發開始自己的世界大國的征程。
不同于被島鏈死死圍住的中國,從海權論的角度來看,印度具有自身特殊的戰略優勢。印度洋作為連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橋梁,扼守著東西方交通要沖,是當今最繁忙、最重要的海上貿易線路之一,其中印度洋上的石油貿易航線對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繁榮有著決定性的戰略意義。 印度只要有不算太弱的海軍,就可以無限擴大自己的影響。位于印度洋中心的獨特地理位置為印度發展海權,走海上強國之路提供了便利。更為重要的是,印度洋雖然面積廣闊,但卻被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三大洲所包圍,有三條主要海上通道使它和別的水域相連,即馬六甲海峽、好望角和蘇伊士運河。這三條險要的水道扼守了印度洋航運的咽喉,為印度加強對印度洋的控制增添了便利。 正如印度前外交部長賈斯萬特·辛格所說:漫長的海岸線在給印度留下無限的希望。 5、比小平還小平的莫迪 遙想當年,中國剛剛走出文革,百廢待興,是鄧小平站出來振臂一呼:中國將要改革開放。中國在他制定的改革開放政策下,終于擺脫無聊的yisi形態之爭,經濟走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如今,在印度,同樣有這么一位意圖帶領印度崛起,走出持續20多年滯漲經濟的人物——莫迪——他比鄧小平還鄧小平,因為他的改革遠比鄧小平更徹底,而這些動作正一步步變成現實,比如:
這種改革,遠比鄧公當年更徹底——結合其人口、教育、科技等優勢,印度的后發優勢幾乎無可阻擋。 ▌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毫無疑問,現在的印度遠比中國要有潛力的多,但大多數人選擇視而不見,因為基于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的騰飛的慣性認識,基于印度識字率不高,還在被種姓制度牽絆、交通基礎設施極度落后的表面! 但此情此景,是否似曾相似? 1919年,巴黎和會上,英法還在為了戰后利益而勾心斗角,卻不曾想到,只是配角的美蘇會成為日后世界的霸主。 1945年,站在西德的領土上,美國不曾想到,在這片被聯軍的炮火摧殘殆盡廢墟上,會再出現一個工業強國。 還是在1945年,美國決定復興日本以遇制中蘇,不會想不到戰敗的日本會在戰后短短二十年,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并在日后危及到美國的利益。 日本人更不曾想到,在創造了半個世紀的經濟的奇跡之后,突如其來的泡沫破裂,會讓日本經濟再也無法向前。 現在,我們面對一個經濟增速已經超我們的大國,有人卻因為印度的種種問題,而選擇性的忽略它的崛起。殊不知十幾年前的中國也曾貧窮、落魄,有很多外界看來匪夷所思的地方。如今中國不一樣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嗎? 我們一直擔憂中國經濟放緩,會不會步日本這樣發達國家經濟的后塵,卻從不焦慮,身旁的印度會不會在未來悄然追趕上我們,鳩占鵲巢,以致讓中國無路可退? 這才是最可怕的:對當今的中國來說,可能形勢沒有到生死存亡的境地,但如今的中國,放眼望去,新經濟的增長引擎在哪里?我們憑什么有信心,一定能取得轉型的成功?如果短期,甚至比較長一段時間,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方戰場都沒有突破,還有沒有位置供我們退防? 或許稍微清醒一點的人都知道答案:我們沒有退路了,因為我們身后有印度! ▌怎么辦?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既然無路可退,我們唯有一路往前。 無論如何,不要上演“日人不暇自哀,而華人哀之,華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印人而復哀華人也”的悲劇。
該文章在 2016/6/14 16:57:37 編輯過 |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